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在精心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我们会惊讶于社会发生着那么多骇人听闻的事情,与和谐社会的音符极不相称,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也许还记忆犹新的揪心往事。
※山西发生的令世人震惊的“黑砖窑”事件,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手段之残忍,责任人之多,社会影响之恶劣也许是建国以来罕见。
※因怀疑手下员工举报自己严重的经济问题,2月13日湖南政协委员杨志翔竟雇请三名凶手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闹市街头,持砍刀将金刚连砍十五刀。然而,此性质恶劣的伤害案,公安部门只拘捕了其中两名凶手,却对主凶以“另案处理”,对雇凶者以“证据不足”而释放。人们不禁要问:省政协委员雇凶杀人,缘何逍遥法外?
※6月28日超女唐笑因湖南卫视广电大楼值勤武警战士要求出示合法出入证件而发生争执,继而唐笑出言侮辱:“走开,烦死我了,你们这些看门狗,我有急事,误了时间你们能担当得起吗?”被拉住后,唐笑还说“拿开你的狗爪子”。唐笑太自以为是了。
※24日上午,重庆市一少女为争座位竟扇七旬老人耳光,乘客为化解争执,让座给少女并劝其尊老,少女却恶语相向。这个扎“马尾辫”少女怎竟如此没有教养。
这些事件在媒体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其实这只是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事件,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件恕笔者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但从这几个典型的事件中,笔者感觉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社会不和谐。同时也从这些共同点中折射出这样一个信号:公民的道德在沦丧和缺失!难道不是吗?
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律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
而今的道德教育,学校里,道德教育基本被压榨得只剩下“干壳”,传统的道德教育课也大多流于形式,毋庸置疑学校的道德课差不多不用作为必须考查的课目;家庭中,不少家长由于考虑到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而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外要“大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戾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被“老子天下第一”所替代;社会上,利益间的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处处充斥着暴力与恶性案件,网络游戏、课外书籍和少儿电视节目,也不乏大量的暴力、恐怖与仇杀的剧情,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负面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出现这么多不和谐的事件,决不是偶然的,而道德的沦丧与缺失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沉重的社会问题,道德建设这门功课,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利益矛盾是隐藏在和谐社会背后,且对和谐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正是大量的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实际利益问题,构成了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具体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势必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的和谐。(此文作于2007-07-31)
从社会的不和谐看公民道德的沦丧与缺失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