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当道 合资自主慎入SUV市场


   本届上海车展一大“亮点”就是合资自主车型的集中展示,从广汽本田理念、东风日产启辰到上海通用五菱宝骏,大有蔚然成风之势。值得深思的是:相对于轿车领域“合资自主”的集中发力,SUV车型市场却至今未有任何“合资自主”车型出现。个人以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哈弗之类的自主品牌强势车型在这一领域依然大行其道,成为不可小觑的“拦路虎”。

   与轿车市场“合资自主”车型的“参与者众”相比,SUV市场却至今未见“合资自主”车型。原因很简单:在这一领域,自主品牌已经打下了牢牢的根基,至少“合资自主”所瞄准的中档领域,几乎没有任何的缝隙可钻。而以长城哈弗为主的自主品牌SUV车型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目前仍是不可逾越的。

   首先,自主品牌SUV经营多年,在消费者中树立了牢靠的品牌形象并拥有了可观的消费群体。以长城哈弗为例,截至三月末,长城哈弗以52万的销量成为中国首个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的SUV品牌,这一数字超出东风本田CR-V 、现代途胜等合资品牌车型甚多。 从 “品牌”形象来看,长城哈弗SUV旗下的主力哈弗H5以通过欧盟认证的性能实力,实现了产品品质与国际接轨;达喀尔拉力赛上的优异表现也证明了哈弗SUV的产品实力;至于“中国造,长城车”的口号更是振奋人心。总之,从“名”到“实”,以长城为代表的自主品牌SUV已拥有了自己的“天下”。

   其次,产品战略布局上,自主品牌SUV目前已处于“攻势”,为应对市场变化正寻求二、三线城市突破口。仍以长城为例:今年长城自定的产销任务是50万辆(与哈弗的累计销量巧合),其中SUV将占到20万辆左右。除去出口的3-5万辆,国内销售至少15万辆以上。在一线城市纷纷出台 “限购令”后,销售方面的“保一线,下沉二、三线”城市策略必将让长城对二、三线市场主动出击。在这样的大形势下,短期之内,合资自主车企不得不“避其锋芒”。

  从2003年起,中国SUV车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2009、2010年更加突出,2010年增速达到了101%,远远超过乘用车整体市场33%的平均增速。虽然国内SUV市场发展迅速,但对于合资自主品牌来说一时攻破以哈弗SUV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阵营还有一点难度。因为在自主开发上自主品牌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例如长城哈弗在产品技术、产品性能和产品品质上都取得突破,不仅率先应用了差速锁、胎压监测、定速巡航等领先科技,而且产品畅销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所以说:相对于合资自主品牌对轿车市场的“有备而来”,在SUV领域,自主品牌车企留给他们的可乘之机实在太少。

   尽管如此,自主品牌SUV产品暂时的优势并不足以令其高枕无忧。首先要看到,所谓的自主品牌SUV优势仍只集中于长城哈弗等极少数厂家,相当多的自主品牌SUV产品仍处于“简单模仿”阶段,尚未脱离“质次价廉”;其次高端SUV的“下探”以及 “合资自主”热潮的出现都透露出一个信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强势车企”、“强势品牌”对于曾经忽略的市场已经重视起来。自主品牌车企如果不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加强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的力度,牢固树立品牌形象,很可能面对新的挑战——虽然谁都无法确定挑战到来的时间。

(本文专供新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