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拉登十年逍遥终被毙与美国政治力量角逐新变化


http://ww3.sinaimg.cn/large/6921b5c1jw1dgtv2oq2qkj.jpg

在微博上看到太多本拉登的评论,很多很精彩,更多是皮毛。
本-拉登被击毙(1340231)

看着本拉登的微博,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微博上抢救500只狗的新闻。
看起来可生发的东西太多,实际上让我们评说和做判断的材料太少。
本拉登,和911有关,和美国政坛有关,但和中国老百姓的关系,不大。
我们谴责恐怖主义,但这个世界,每天充斥着各种恐怖主义。
有的是别人给予的。
有的是自己给予自己的。
免于恐惧的自由,很难拿到。
有时候,我们知道自己无法免于恐惧。
因为社会制度。
因为政党制度。
因为人性本恶。因为人性贪婪。


看到一条很巧妙的微博,来自@我叫不郁闷: 本拉登与中国研究生:本拉登被炸死消息发布第二天,北京某研究生院的几个研究生抱头痛哭,很伤心。大家问了半天才知道和本拉登有关,他们写的论文题目是 《论本拉登逍遥法外与美国国家力量的削弱》。“估计论文没法通过了!写了一年啊!”其中一个哭的最凶。点评:不能一厢情愿的认为有些事情不能发生。

这篇论文,和大多数中国人分析事物是一脉相承的。总是从自己的逻辑出发,从结果找理由。结果往往被时间给悲剧了。

我的建议是:@康国平:可以改改题目啊:《论本拉登十年逍遥终被毙与美国政治力量角逐新变化》

虽然是搞笑之评,但实际上很多中国人,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时间变了,事物判断的条件因子变了, 但他们的结论不变。如果收集的资料要证明的结果变了,他们可以继续拿这些资料,形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判断结果。

现在知识分子之所以越来越不受人信任,也跟这样的培养有很大关系。当上面要求说A的时候,明明看到的是B,知识分子很多是一定会说A的,而忽略了B。这到底是不是知识分子的可悲呢?

再对下面比这条微博,可能本拉登引发的一些人的评论,很有意思。

@王小山:秦晖:极左、左派、右派、极右的区分与现状_财新网 http://t.cn/hdkIgf 如果直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还不能认识到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在于确定一个 “公正的底限”,热衷于派别之争,那么或许在下一次震荡来临时,已经没有人愿意相信知识分子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