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和婚姻的十六字方针


 

婚姻是一列火车,爱情则是坐火车的人

爱情和婚姻的十六字方针

 

策划:何鑫业  文字:大 河 

 

 

谁患有抑郁症,谁就应该去谈一场恋爱

爱用传奇的经历,证明了两个人的分享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爱情是在炙热中相互取暖,婚姻则是在推诿里共同承担

在爱的夕阳里抱残守缺,进门,忘记婚姻的颜色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汉文化里,爱就是俘获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在爱的情感基础上,爱情在不同的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

爱情的本质是化学反应,由激素所散发出特殊的气味由大脑识别,知其喜好,而产生的一种感觉。爱情是一种相互依偎。

 

依恋啊依恋,爱情和婚姻的四字方针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Bowbly提出的。二战期间,许多儿童成为无人照料的孤儿,Bwolby发现这些进入孤儿院的孤儿虽然在身体上得到了看护,但仍然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他从孤儿院中从由于母爱剥夺等因素导致的孤儿的心理障碍的关注开始,在生态学和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恋理论。

Bwobly认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看护者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内部表征,而这种依恋的内部表征又成为幼儿建立有关自我与他人概念内在工作模型的原型。依恋关系的工作模式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在幼儿与照料者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心理表征。依恋对象(客体)不只是一个缓解驱力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终极性的目标。

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之间关系如何随幼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上。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个体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个体终生适应的特点,并且帮助个体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依恋理论是一个毕生发展的理论,依恋关系是在幼儿期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并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发生着作用。人类的依恋关系从青春期开始,由母婴之间的依恋转向了对爱人的依恋。

 

最早具有莫名依恋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诗经·秦风》

 

爱情的十六种文字表达:

中文:爱情;英文:love;日语:爱(あい);韩语:사랑하다

汉语:我爱你;英语:I love you;日语:私はあなたを愛して韩语:당신을 사랑합니다

 

爱情口号一:谁患有抑郁症,谁就应该去谈一场恋爱 

 

亲近啊亲近,爱情和婚姻的八字方针

 

爱情的第二特征,便是:亲近;亲近,亦即男女双方要求无限的亲密与接近;英语叫Be close to

《韩非子·说难》说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系縻,然后极骋智辩焉,此道所得亲近不疑,而得尽辞也。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也说:亲近药物方书,动作步趋,以致和宣滞,为国自爱,副鄙陋拳拳之心。《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实亲近。殷夫《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在生物学,渴望亲近更是爱情至上主义者的一种激素行为,它由眼睛到下丘脑,再到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和多巴胺的产生,从而完成爱情的生理性支持。皮质激素一旦进入血液循环后,便与血中特异的蛋白质——皮质激素运载蛋白形成可逆的非共价键复合物,使激素免受破坏,并调节血中游离甾体的浓度,从而产生持久的兴奋支持和特异的爱恋感觉。

而,多巴胺的作用则是把亢奋和欢愉的信息进行传递,人们对一些事物的“上瘾”,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的存在。也就是说,爱情其实就是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作用的结果。根据研究,多巴胺能够治疗抑郁症,也就是说,谁患有抑郁症,谁就应该去谈一场恋爱。其次,多巴胺更是大脑的“奖赏中心”,该“奖赏中心”又被称为多巴胺系统,支持人类一切的亲近和爱慕行为。

 

最早具有亲近向往的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诗经·周南》

 

爱情的十六种文字表达:

德语:die Liebe;法语:amour;意大利语:amore;俄语:любовь

德语:Ich liebe dich;法语:Je t'aime;意大利语:ti amo;俄语:Я люблю тебя

 

爱情口号二:爱用传奇的经历,证明了两个人的分享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情欲啊情欲,爱情和婚姻的十二字方针

 

爱情的本质是化学反应,是由激素所散发出特殊的气味由大脑识别,知其喜好,而产生的一种感觉。爱情是一种相互依偎,是付出而不是一种单向索取。爱情在狭义上,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是至高至纯至美的美感和情感体验。爱情还有广义的含义,即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包括柏拉图式的更为真挚和纯粹的感情,超越了性别、地域、时空。

爱情在法律定义上,是指男女双方之间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的、纯真的、专一的感情。好的爱情是双方以自由为最高赠礼的洒脱,以及绝不滥用这一份自由的珍惜。

一项对于爱的神经成像的研究表明,陷入爱情当中不仅能够引起与服用可卡因相同的精神愉悦感,还会影响大脑的智力区域,而且,坠入爱河只需要五分之一秒。

  美国锡拉丘兹大学教授Stephanie Ortige小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当一个人陷入爱情,大脑中的12个区域会协同工作,释放出引发精神愉悦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催产素、肾上腺素和血压激素。爱的感觉同样会影响到极其复杂精密的大脑认知功能,例如心理表征、隐喻和体像。另外一些研究者也发现,恋爱中的人神经生长因子(或称NGF,在人类的社会感情关系以及在一见钟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血液水平也有所增长,证明爱情是具有科学基础的。这些发现与神经科学和精神健康研究同样关系密切。因为当爱情之路不顺利时,它可能成为情感压力和抑郁的重要肇因。研究还显示,不同类型的爱所影响到的大脑部位也有所不同。例如,母亲对孩子那样无条件的爱由大脑中部所激发,而激情之爱则由大脑的奖赏区域所激发。

情欲,是指人的各种情感和本能欲望。情欲,包含欲望、性欲和欲念,以及对异性的思念之欲,人的情欲分五个时期:

失控期。18岁以前男人对性事的关注是从青春期到来后开始的,身体的那一部分在冬眠多年以后,终于无法阻止地复苏了。这种情况甚至发生在衣衫单薄的夏天,被老师喊到讲台上面向同学们背课文的时刻——情欲似乎越来越难以驾驭了。有些男孩子学生时代光芒四射,进入社会则更显成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恰当地控制了自己的本能。

炽烈期。1828岁的男人,其情绪开始慢慢地稳定下来。性已不是唯一,还有感情和事业,且这些方面都可能出些成绩。假如男人到了这个阶段还不思进取,那他这辈子将一事无成。但他暂时还不够强大,想证明自己的愿望十分强烈,在乎拥有远多于在乎适合。这一阶段也是男人对女人进行长足了解的时期。

迷人期。2938岁的男人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他已经变得十分稳重,举止优雅得体,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他满怀自信,同时又知道性爱是两个人的事,如果遭到拒绝,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伤心难过。他能够举重若轻地面对一切,因为对他来说,女性早已不是神秘的。他对性的渴望很大一部分已让位于和伴侣的互相扶持。他能够欣赏女人的魅力,也能使自己的魅力让女人感受到;他不会让女人尴尬,也不会让自己尴尬。他会在很平静的状态下,激起女人心里的波澜。

守成期。3955岁的男人,一个让人恐惧的现实摆在了面前:性欲减弱了,尽管见到可意的女人还会产生性幻想。他已能够完全控制情绪,但这种平淡又让他们自己担忧。出于有意无意的弥补,他渴望温馨的家庭生活,妻子、孩子、一个个呆在家里的周末。由于主要器官开始衰老,头发逐渐变得稀疏,他常常顾影自怜,幻想拾回逝去的青春,因此,一旦遇到倾慕他的女性,他会很容易做出越轨的事。但这些关系通常不会长久,而且往往以悲剧收场。

怀想期。56岁以后,尽管性可能曾经给每一个男子带来过痛苦与伤害,但一旦完全丧失了对它的需求,男人们又会产生生命将休的恐惧。进入此期,他们已差不多对性敬而远之,而喜欢把兴趣投入在其他方面,比如下棋种花之类,当然,也包括对似水年华的追忆。他们觉得自己齿落发秃,性器官开始萎缩,已经完全失去了吸引力。其实这是生理影响了心理。如果他们能够调适自己,同样可以享受满意的性生活.

 

最早具有沸沸情欲的诗: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译文:天啊!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除非山变成了平原,江河干得不见一滴水,冬天阵阵打雷,夏天下起了雪,天地重合到一起——才敢与你分别。)

——上邪《汉乐府·饶歌》

 

爱情的十六种文字表达:

西班牙语:amor;葡萄牙语:amor;罗马尼亚:Dragoste荷兰:Liefde

西班牙语Te quiero葡萄牙语Eu te amo罗马尼亚Te iu besc,Te Ador荷兰IK hou van jou

 

爱情口号三:爱情是在炙热中相互取暖,婚姻则是在推诿里共同承担

 

分享啊分享,爱情和婚姻的十六字方针

 

分享,在汉语中指与他人共同享受、使用与行使。生活中的许多快乐,都是互相分享得来的。如果快乐没有得到分享,那就变成了痛苦,一个人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开心事不与别人讲,那么永远就只会自己开心,没有人会替他开心,也没有人会明白他的开心,更没有人会知道他的开心,反之成为痛苦了。一个人把自己的痛苦不与别人讲,那么只会更加痛苦,没有人会替他痛苦,也没有人明白他的痛苦,更没有人会知道他的痛苦,反之成为更加痛苦。

分享是一种态度,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个人分担,则变成一半的痛苦。所以说,分享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托尔斯泰说过:神奇的爱,会使数学法则失去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两个人分享一个幸福,却可以拥有两个幸福。因为爱迪生的分享,光照亮了整个人类;因为梵高的分享,朋友们在向日葵里感知了燃烧的友情。懂得分享的情侣,爱情永不会褪色。因为这世界有了我,你没有资格再寂寞。小小的分享构成了永恒的幸福。分享,让爱情伴随着岁月历久弥香。

分享,是心与心的交换;分享,是情与情的传递!分享,让我们从此多了一个世界,让我变成我们。你哭的时候,有人分担;你笑的时候,有人分享,在偌大的世界,总有一个人会分享你的世界——这个人,就是你的爱人。

爱用传奇的经历,证明了两个人的分享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最早具有依依分享的诗: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儿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瑞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雁邱词《元曲·金·元好问》

 

爱情的十六种文字表达:

拉丁语:Love拉托维亚:Mīlestība;波兰语:Love;立陶宛:Meilė

拉丁语:Te amo;拉托维亚:Es tevi Milu;波兰语:Kocham Cie;立陶宛:Tave Myliu

                           

爱情口号四:在爱的夕阳里抱残守缺,进门,忘记婚姻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