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之路好自为之
中国人骨子里的“人治”思想,造成对经理人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希望,总习惯于把他们视做“救星”,其结果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一直春风得意的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非常低调地把自己定位于在格兰仕打工的。他说:“我们的人际关系很简单和朴素,就是干活。”
去年辞去用友总裁职务的何经华用否定词给自己进行了定位:“我不是一个魔术师,不能在一夜之间把用友的业绩带上去。”何经华在反省职业经理人的弱点时说:“身为职业经理人,我们被要求注重当期业绩,我十多年来就干这件事,它不像创业的人能够有梦。我们看到许多外资公司的总经理,名字叫总经理、总裁,但实际上是销售经理,由于职业经理人角色的定位决定了他比较短视,在这个圈子,你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什么十年之后!你明天在不在这里都不一定’,‘何总,慢慢做,不要把业绩做那么高,否则明年怎么办,后年怎么办?’由此可能导致因为急功近利而错误地制定一些计划。”
我认为,单个职业经理人在中国已经创造不了神话了,奢望职业经理人“单骑救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将从第二代职业经理人的团队建设开始,职业团队将是一个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个长远的管理问题。
职业经理人三个需要警惕的信号:
1、把公司或部门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策略和才智,把公司或部门的失败归结为客观因素及偶然事件;
2、被眼下及过去的成功冲昏头脑,盲目自信自负,丧失自我认知能力;
3、不懂得未雨绸缪、杞人忧天,没有危机意识,沉浸于当先的顺境,不懂得分析内在系统原因。
我个人的心得:
进二退一,节奏有度;
取法乎上,得其中;
积极争取,善于妥协;
成绩数字化,改变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