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将房地产凌驾于文化之上


房地产是个爱谈论文化的行业。且不说各行各业都讲究的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单是房地产的产品设计和营销包装,就格外爱讲究个文化内涵。如今,若没有在产品的建筑风格上、园林特点上、用材用料上从古到今从中到西说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建筑师都不好意思见人,卖房子的销售小姐底气也没了三分。至于产品之外,起个有特点的案名,说段跟小说差不多的故事,更是营销中常见而屡试不爽的手段。

说到底,大多人眼里看来,文化是房地产最实用、最受欢迎的外衣。尽管这件外衣如此的浅薄,甚至可能只是一件还没有小孩一声喊破的“皇帝的新衣”而已。

 

然而,文化在房地产中广泛运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作为房地产从业人员之一,我们比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化在房地产经营中的重要推动因素。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而文化这个利器,则可以引导我们去适应这个社会、适应我们的目标客群、适应从18岁到60岁不同年龄层面的个体与个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是密码,是用来在冗长复杂而又单薄乏力的语言之外,强力有效沟通的密码,好像夜航的灯塔,让心灵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隐约的呼应。

 

但,又有多少人能意识到,文化可不是任我们拿捏的橡皮泥。如果你不怀着敬畏的心情去尊重文化,适应文化,文化就会戏弄你。文化象一个不动声色的老师,他或许不会直接了当地批评你,但,他会用时间默默地告诉你,你不尊重我,所以你会被潮流所唾弃。北京南三环外有一片林立的住宅小区,十年前也曾以其艳丽的颜色和夸张的顶部造型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远看层层叠叠也颇为壮观。而今,驱车从南三环经过,历经十年而色彩艳丽依旧,从质量上来说,已经是经得起时间考验了。然而从建筑设计的层面上来说,他已经败给了时间……

我们不能简单地苛责开发商,毕竟北京乃至全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也不过二十来年,这些年,我们与其说在创造,不如说在不断地学习。而最容易学习的,是科技。其次是管理。最难的,是文化。文化的学习不是完全理性层面的学习,更多的是感性经验的积累,没有太多道理和规律可循。就好象酿酒,没有足够的时间浸泡和发酵,是不可能找到最纯正的风味的。

 

所以,作为房地产从业人员之一,我愿意谦卑地承认,我们都还是一群没文化的人……我们只是被文化覆盖的那一小部分。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积淀而成的中西文化是我们永恒的创意源泉,而房地产作为中国当今经济社会最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与其说我们在运用文化作为房地产建设的因素,不如说,所有房地产的行为,都构成了当今潮流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要珍惜这样的机会——

当我们面对一块土地,无论是在寸土寸金的闹市,还是在一望无垠的旷野;

无论是依山傍水好风光,还是高楼鳞次栉比;

我们首先要问的是,我们即将奉献的产品,是否对得起这片土地?

我们在大地上落下的每一笔划,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我们自以为符合这个时代主流价值观文化的作品,能不能随着时代的变迁,依然可以站在文化的阵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