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非遗文化传承人写真传神


今年6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6月11日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6月上旬,文化部、四川省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在成都举办“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是我国文化艺术界的大事件,非遗文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非遗文化以前被我们称之为民间文化艺术,它扎根在亿万人民的生活中,也被称为“乡土文化”,是历史文化艺术的“活化石”,是中华文化的根。它依靠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在我国有几千年的传承。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我国历史文化艺术活的遗产。

 

冯骥才先生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是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所不可替代的。

 

因此,认识传承人、宣传传承人、保护传承人,使非遗文化后继有人,是文化政策的重要方面,既为我们当代艺术家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又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广阔的天地。笔墨当为时代立传。在这个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我有幸拜访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画了一批毛笔速写作品,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