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网友:
大家好,在这个繁花怒放,生机盎然的初夏,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面对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立法问题向大家提出此倡议书。
保障性住房作为党和各级政府关注民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正在按照“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在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推动下下在各个地方逐步展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取得很大成就与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需要各地在发现新问题时,不断研究以求不断解决新问题;
根据各个媒体相关报道,作者梳理并总结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保障性住房的主要形式,如何在保障对象上形成梯次与网络,使应该受到保障人群尽最大可能得到保障,使得广大群众公平的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量与土地供应形式;(三)、资金筹措问题,即如何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性住房领域;(四)、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如何适应各个保障性住房形态要求;(四)、如何建立最有效力的开发模式;(五)、如何保证保障性住房质量,如何进行良好的项目管理;(六)、如何建立和健全项目招标与采购的制度与程序;(七)、如何建立保障性住房申请与程序以做到社会公平;(八)、如何做好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特别是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以保证政府与民间投资的回收;(九)、如何建立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
以上九大方面的问题,其主要涉及到各级政府、社会投资者、开发单位、建筑安装单位、材料供应单位、建筑施工劳动者、保障性住房申请者、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单位或企业、保障性住房产权购买者(出售型保障房)等多个主体的利益,其必然表现为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按照权利—义务—责任—救济的社会法律关系运行规则,必然需要运用法律方式将各方权利义务加以合法化,这就需要针对保障性住房进行立法,这更是贯彻“依法治国”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
根据以上各个方面问题与涉及主体的广泛性,需要土地、建设、财政、税收、证券、银行、规划、管理、建筑、招标等各个方面专业知识,需要进行综合各个方面知识与经验进行统筹研究,这就需要各个方面进行充分探讨。
立法即是党和政府大正方针的合法化,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因此,立法工作就需要在党的领导下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需要立法的民主性与科学性,这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立法的基本轨迹;在最近各个地方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中央政府各主管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各个地方也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这些都需要在充分发扬民主基础上,以立法方式进行提升,并按照立法要求制定相关的细则与规范。
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为广大民众表达意愿提供了更为广泛便捷途径,也为党和国家及各地方领导了解群众意愿提供了途径;同时,网络也为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与广大专业实践者提供了进行交流、争论的平台,因此,广大网友在网络空间内针对保障性住房进行讨论也就具有了可行性;
因此,本人提出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立法研究与讨论的网络倡议,希望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在争论中形成立法的民间草案版本,同时希望广大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能够参与讨论或倾听民主意见,为针对此立法工作进行参政、议政提供参考,当然希望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在工作之余关注此中讨论,以咨决策参考。
此倡议仅为个人意见,也许是一厢情愿,但是本人仅以诚挚心情,恭请各位网友发表高见。
唐志国律师
二0一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