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毁灭”好


云南大学的副教授尹晓冰5月21日在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他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5月22日《长江日报》)据报道,尹晓冰他都是开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他的手机号码有7个8,还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真阔气,我很羡慕。

真的,尹晓冰教授说的是事实。在当今大学里,只会讲课的老师就是“社会底层”,赚钱少不用说了,还被人瞧不起,十足一个“玩嘴皮子”的,哪能算“学者”。可是,大学是什么?有人说,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这话本来不错,可硬是有人把“大师”翻译成了“学霸”和“学官”,于是,有了尹晓冰教授说的“顶端”和努力向上的“中间层”,即用所谓的“科研”课题而在大学里搭建起来的上升通道。唐代韩愈《师说》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其中哪有什么“科研”啊!中国的教育经费本来就少得可怜,但就是这点可怜的钱也大多用在了那些无聊的“科研”上了,除了每年产生的一堆又一堆自欺欺人的印刷垃圾外,中国还有什么“科研成果”?

一所大学,每年要招那么多学生来干什么呢?就让那些“底层”教师去应付他们,而让有点“上进心”的教师都去拼凑所谓的“论文”,这是教育吗?以前老听人说“陪太子读书”是个累活,可是今天真正受累的却是那些在校学生,他们真是交了学费却在“陪教师读书”!

可惜啊!我们的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可中国的未来却毁在了今天的“科研”上了!

的确,在大学当教师,你不搞那些垃圾论文就上不了职称,或者你就象中国政法大学38岁的法学院副教授萧瀚(叶菁)那样直接辞职不干了。但是,这样的年轻人太少了。更何况这样的年轻教师都不干了,学生就更没指望了。

我平时私下里也跟同行聊天,我理解青年教师的苦衷,只是提醒他们别把这种屁事太当真了;但是我无法理解的是那些已经走到职称顶端的同行,何必还要再糟贱自己呢?

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多好啊!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所谓的“科研”,更不是什么论文、课题;当你在课堂上,听到学生认可你的掌声响起来时,你一定就会体会到一个教师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最后,如果哪能一天我见到了尹晓冰教授,我会对他说:假如中国还有未来,那我们还是“毁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