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数等于上帝指数—建议用和谐指数取代幸福指数


  有些“指标”让人感到费解,但很容易又能得到解。比如当下十分流行的“幸福指数”。何为幸福?诚然,它是人的一种感觉也。人的感觉怎么会有“指数”?大家知道,只有经济、物价、货币、汇率等具体的和有所指的东西才会有指数,又怎么好给人的一种“感觉”下一个指数呢?大家知道,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有钱人的“幸福感”常常还赶不上穷人的“幸福感”。何以会出现上述反差?因为一个真实的世界无法“感觉”来说明而只能用事实来证明。这不禁使我想到上帝,因为上帝是否存在就需要用心去感觉,无法得到证明。

  我以为,抛出“幸福指数”的这个人肯定是一位信仰上帝的人,否则他不会设定一个像上帝一样的“幸福指数”来。为什么不用“和谐指数”来取代“幸福指数”?大家知道,万物要存在与可持续存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和谐。比如,我们的星云、星系、星球之所以能够存在与可持续存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在于相互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为此,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刻卜勒写下了《和谐的宇宙》。

  难道,我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不需要和谐了吗?回答是肯定的。正由于如此,党中央才为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理念。当然,党中央提出“和谐理念”不仅仅是因为“和谐”能够表达星云、星系、星球的存在与可持续存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和谐”是一个能够加以考量的“硬指标”。比如,对于一级地方政府来说,上访的人数少就能说明其经济社会和谐度高。

  当然,一个地方的火灾事故少、交通事故少、食品安全事故少、犯罪率低等,也就自然能证明该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效率高。当然,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如果是和谐的,亦能证明这个家庭的幸福美满。

  这是多么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呀!?我就不能理解了,为什么一个提出了“和谐理念”的国家不用“和谐”作为“指数”而非要用“幸福”作为“指数”呢?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到底出在了哪里呢?难道提出“幸福指数”概念的人不知道“是否幸福”仅仅是人的一种“感觉”?不知道“感觉”是一种“意识的产物”而“意识的产物”就像是上帝一样,是一种绝对靠不住的东西?是一种容易让人“说瞎话”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