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监管水平


 
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监管水平
时下,全国上下都在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从瘦肉精,到染色镆头、有毒豆芽、膨大增长剂西瓜……,无不牵动全国人民的神经。人们在关注上述事件的同时,都把矛头指向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这是既定的事实。我不想为监管部门申辩,我只想找出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的原因。我想大多数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都想好好监管,对自己负责,对人民负责,谁愿意被人们唾骂、被人们指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呢?当然,我不否认有部分监管人员丧失职业操守、以权谋私的可能,但比绝大部分监管人员来说毕竞是少数。现在,出现大面积的监管失职,肯定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其中,经费投入不足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中国现在的财政体制是分税制,地方财政虽然税种多,但税额少、分成比例低,导致地方财政可支配数额太少,只能维持地方人员工资和一般日常工作经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连维持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很困难。地方财政收入的匮乏,使监管人员的工资、办公经费、设备投入等得不到保障,从而制约监管水平。
 一.人员经费投入不够使监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行政事业单位经过人事改革后,监管人员工资按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执行,没有其他奖金、福利收入,按照正常晋级,每年只增长少量的数额,远远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和通货膨胀。同时,监管部门奖惩机制单一,只有晋升职务一种奖励,导致过多的监管人员得不到相应的激励,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使其付出的劳动与所得严重不成正比。既使在部分行业已实行绩效工资改革,也是大平均、小差别,无法提高监管人员的工资水平。加之地方财政困难,相应的工资、津贴、医疗、保险等不能有效实施或降低标准执行,监管人员的工资收入不能保障其衣、食、住、行等正常开支,使其不能安心工作。部分有技术的、能力强的监管人员跳离监管行业,部分监管人员从事第二职业来增加收入,剩下的也没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使监管队伍监管素质和能力大打折扣。发生在河南的公路乱收费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财政困难、依靠罚款收入来发工资,从而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地方人员经费投入的不足。
二.办公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监管深入开展。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以部门预算的形式按每人每年多少的标准下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标准,这就造成业务越多的行业监管经费越紧张的局面。地方财政的困难,较少的监管经费分给众多的部门,使监管部门分配的办公经费少之又少。较少的办公经费,只能让监管部门应付日常的简单监管,根本承担不起非常规、复杂的监管任务。监管只求应付,没有前瞻性、主动性,更不可能频繁、长期地执行某一复杂的监管任务或延伸监管任务,根本不能有效制止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地发生。
三.监管设备投入不够制约监管水平的提高。地方财政的匮乏,使监管部门没有能力购买高科技、性能好的检测设备。随着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造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监管部门现有的检测设备已破旧、老化,越来越跟不上形式的发展,有如猫跟老鼠的游戏,老鼠已更新换代了,猫还止步不前,猫怎么能捉住老鼠呢?发生在湖南的西瓜“爆炸”事件,众多的监管部门都说现有的设备无法检测出膨大增长剂,更让造假者有恃无恐。监管部门需要拥有先进、高科技含量的检测设备,能快速、有效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只有这样,不仅能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还能有效遏制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地发生,提高监管部门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