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环境与人生之三


[原创]环境与人生之三

王一博于2010年4月30日贵阳新添寨

 

        环境与人生之三“本性”与“低能儿”

       “杂交水稻”样的科技贡献,应该是院士们应该完成的光辉业绩,没想到让普普通通的袁隆平给搞出来了。我时常在思考,人才到底是什么?院士又是什么?

       这让我联想到了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的先生说爱迪生是个“低能儿”,说谁是“低能儿”自有一番评价系统来界定或确定。其实,任何评价系统或评估系统,背后站着的是立场和原则,拿当时教育爱迪生的教育系统来说,爱迪生肯定是“低能儿”,但从“创新”“创造”发明的教育系统的立场和原则的角度讲,爱迪生是院士中的院士。

       人才背后到底站着什么东西?两个字“本性”!“本性”是什么?就是志趣所在、兴趣所在。志趣所在、兴趣所在加上长年累月的积累,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一定的建树的,按现在的时髦词汇讲,一定会“成功”的!

       至于对“成功”后的“本性”们,冠以“院士”、“国务院津贴享受者”、“专家”、“学者”、“大师”、“创始人”、“奠基人”只能是社会褒奖或社会肯定,但与“本性”们的“创新”“创造”并没有本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