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关于关注民生的小天才


   

    今早,在网易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年2岁开始看新闻联播 家长称其关注民生”,如下:


    本报讯 孩子如果太“天才”怎么办?昨日,黄宏章夫妇告诉记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顺其自然。”他们的儿子黄艺博目前就读于华师一寄宿学校,小小年纪,身上就笼罩了“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武汉市首届‘十大孝星’”等太多光环,“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在政史上的许多见解,甚至已超出了我们理解的范畴。”


    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如今,黄艺博已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并将其近3000元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零花钱都用在资助与看望孤寡老人。


    “这些习惯和兴趣都不是我们有意培养的,孩子的天性占了主动权。”黄宏章告诉记者,黄艺博对于“民生”的关注已远远超过了自己,他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大概和他从小就接触很多历史故事有关吧。”妈妈马晓丽说,从一两岁开始,黄艺博就从自己和外婆那里熟知了许多历史故事,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等,“当时只为讲着好玩,没想到孩子自己将《上下五千年》、《资治通鉴》白话版等许多历史书找来全看了。”


    “他上网只关注国内外新闻大事,从不玩游戏。”黄宏章说,面对黄艺博许多令他感到吃惊的“天性”,他更想做的,是为这些“天性”提供合适的“土壤”。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晚报作者: 史凤玲

  )

  

     后面跟帖很多,几乎全是讽刺。其中一条极其精彩,让众网友们赞美不已,如下:


     网易河南省郑州市手机网友 [onetwothreea] 的原贴:


    小孩看多了新闻联播,作文就写成这样了: 


   “六.一”前夕,五年级一班学生刘小华因患感冒请假。班主任指示班干部们自发组织到刘小华家里慰问。第二天,班里黑板报登出了一篇《本班新闻》,全文如下:

    本班讯PP 昨天上午,阳光明媚,鲜花斗艳。刘小华同学家里欢声笑语,人头攒动。五年级一班班长赵官、副班长张僚僚在体育委员欧阳猛南、文娱委员李美媚陪同下,不远千米,深入到患感冒发低烧的班级成员刘小华家中,为他带去节曰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赵班长与张副班长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刘小华的小房间,饶有兴趣地玩了四盘“魂斗罗”游戏,与普通同学同乐。接着,班级领导与刘小华同学的双亲亲切地拉起了家常。赵班长还愉快地回忆起去年和刘小华开始一起作弊的往事。在交谈中,赵班长多次关心地强调:“刘小华生病了,就不要做作业了。好好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刘小华激动地说:“感谢班干部的关心!我一定要战胜病魔,克服一切困难,早曰回到温暖的大集体中,回到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中间!”

    接着,赵班长一行又在刘小华家门口兴致勃勃地踢起了毽子。蓝天如洗,鸟儿也受到这集体温暖的感染,唧唧喳喳,歌唱美好的生活。

    中午,刘爸爸买来香喷喷好吃看得见的某某牌牛肉干和清凉可口的鲜榨橙汁,宴请赵班长一行。席间,宾主就小学生连吃两根冰棍是否会闹肚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愉快的双边会谈。会谈始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同学们就刘小华的疾病达成了广泛的公识。并承认世界上只有PP一个学校,PP班级是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刘小华同学表示要用“3个代表”伟大思想武装自己,抵抗病魔。要紧紧的团结在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集体周围,一心一意抓学习,聚精会神谋发展……

    刘小华同学以大无谓的英雄主义精神同病魔做斗争,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身体进一步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陪同访问的还有,物理课代表,前卫生值日委员会副主任张二蛋同志。

    嗯,我觉得这条新闻和这个跟帖都很搞。记得我小学时也看新闻联播,看《光明日报》来着,但绝没有上升到“关注民生”的高度,更不是2岁就看“联播”的天才。

    妈的,“关注民生”这词听着咋这么熟悉,又这么别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