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水立方不是中国人的设计创新,小蛮腰不是中国人的设计创新,而山寨和毒产品却是中国人的创新。30多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近乎一片空白,这是文化大国的真正悲剧。引进新产品、以崭新的市场换取非主流的技术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没有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包括市场经济理论、技术等在内的国民经济文化创新市场,中国几乎完全失去了主动权。中国人只有惨痛的市场实践,而没有快乐的市场理论和市场经济文化。
中国的市场开放和经济增长富裕了那些具有和善于驾驭关系经济能力的中国少部分人群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人民,贫穷了那些不具有关系经济能力的中国大部分人群。中国市场经济对这些人群失灵了吗?不是,而是中国的经济政策因缺乏理性而失灵于、因感性剩余而失灵于这些人群。
中国经济政策理性缺失感性剩余,这直接导致了市场经济活动的非理性产生的恶果。比如珠海机场的巨大损失就是感性剩余理性不足的经济政策带来的直接后果。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了30多年,但人民并没有全面富裕起来,反而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问题是大多数人民对“市场经济才能救中国”抱有太大的奢望,殊不知,市场经济解决不了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只有也唯有政治经济才是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唯一要素。市场经济的压迫只有采用对当今政治经济的反抗才能解脱。
既然中国政府对几十家大型国有企业采用的是非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那么这几十家大型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就应该采用非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这是对等的信息,是公平的对待,然而现实却非如此。政府应该出台对应的有效的参考市场经济价格体系的价格标准,给生活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经营者和商品消费者一个公正的同等待遇。
中国的经济市场是不完全市场,中国经济的市场机制是不灵活机制。中国的市场经济活动经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土地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稀缺资源得到了垄断性的利用,缩小了这些稀缺资源被完全利用的价值,使得资源利用的代价最大化,而利益最小化,也使得政治遭遇的麻烦最大化。
国有企业成为垄断企业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为权贵企业。中国有些国有企业的红利不能分享给全国人民,已经有了权贵企业的苗头,这才是真正可怕的。
经济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能力。经济力是一种能够均衡生产力与消费力的能力。经济学家不仅是一个名头,更应该是一种能力,就称之为“经济学家力”吧!经济学家力就是一种能够掌控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党内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家?我不得而知。但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必须有自己的真正的经济学家。他们深刻认识中国人民、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中国社会、深刻认识中国政治、深刻认识中国经济。他们具有驾驭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能力,他们不需要听从外党以及外国的所谓的经济学家们的指手画脚,专心致志于中国政治的强大、经济的腾飞与国民的富裕。
中国经济问题杂谈(续二)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