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互联网开放之声此起彼伏,号称中国互联网第一的腾讯自然也不甘寂寞,5月16日,腾讯在腾讯网科技频道首页发布消息“QQ正式宣布开放,第三方应用商将对接逾6亿用户”。在消息中,腾讯宣布QQ通过官方网站(im.qq.com)正式推出“Q+”,并向第三方开发商发出邀约,望与大家一同构建互联网的未来。
腾讯既不是第一个吃开放螃蟹的互联网企业,也不是最后一个,互联网开放之声早已有之,而最近两年,更成为各大互联网企业竞相追逐的热门概念。其背后原因在于,信息时代用户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化,工业时代满足用户共性需求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一个IBM,微软那样的大企业“一人包打天下”的局面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不同企业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谁先开放,谁就更能抓住用户的心,谁就能掌握通往未来的渠道。因此,百度开放了,新浪微博开放了,人人网开放了,开心网开放了,甚至连做安全的360也开放了,此情此景之下,腾讯能不开放么?
互相开放,相互合作,看似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开放的同时也意味着用户的共享,合作的同时也意味着利益的分割。即使是腾讯的开放之路,走的也不是一帆风顺。
在开发QQ2009的时候,腾讯就已经意识到开放的问题,因此,模块化的QQ2009相对于早前的QQ版本变化明显,更易于添加新的应用功能。不久,腾讯又尝试开放QQ空间,推出WEBQQ,但对于QQ客户端自身的开放,腾讯一直闭口不提。
笔者认为,腾讯显然早已认识到了开放的重要性,意识到QQ强于即时通信和用户忠诚,弱于社交关系拓展和丰富的应用。但出于对自己既有的优势割舍不下,出于对可能丧失利益的担忧,腾讯又一直徘徊在开放的边缘,无论是QQ空间,还是WEBQQ,都只是QQ衍生品的开放,而谈不上QQ自身的开放。
那么,QQ开放与否的核心问题什么?
首先,是做IM,还是做平台?
相信通过腾讯这些年立足QQ,推出搜索引擎SOSO,电子商务的拍拍,腾讯微博,腾讯游戏等一系列举动,大家都已明白,仅仅在IM领域称王称霸对腾讯而言意义并不大,以IM为平台实现多元发展才是王道。
其次,是做腾讯自己的下蛋金鸡,还是做大家的聚宝盆?
腾讯虽然意识到开放的趋势和好处,但显然,腾讯更担心自己为他人做嫁衣。海量的第三方应用,不可避免的会对腾讯自身的各项应用带来很大冲击。而且,如果QQ变成了公共平台,腾讯担心自己会不会像互联网时代的微软,SNS时代的GOOGLE一样被逐渐边缘化。
因此,腾讯的开放虽然态度明确却一直扭扭捏捏。即使是宣称开放QQ客户端的Q+,到底是不是真开放也令人怀疑。
其一,Q+的推出,并没有给予第三方应用商直面用户的通行证,更像是为其给腾讯打工,丰富腾讯QQ自身发了一张工作证。
其二,从腾讯公布的宣传视频看,Q+更像是一个扩大版的QQ应用盒子,仍只是QQ附件之一,虽然这个附件规模庞大,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平台仍有距离。
其三,在双方关系中,与基于开放平台的平等合作关系不同,毫无疑问仍是以腾讯为绝对主导,第三方应用商“陪太子读书”的局面并没有改观。
而且,腾讯到底是要把QQ做成一个有“中国物流特色”,大收进场费的超市,还是做成一个美国式的,薄利多销的沃尔玛,尚不明朗。
如此的Q+,说是QQ客户端的开放实在有些勉强,最多只能说是腾讯的又一次“伪开放”,不过在互联网整体开放趋势的大潮下,面对别的开放平台日趋激烈的竞争,腾讯又能独守QQ这只金鸡多久呢?如果将金鸡守成死鸡,那就真的贻笑大方了。
版权声明:本博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博主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未经作者授权,严禁任何媒体转载,违者必纠。
联系方式如下:QQ:81668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Q+,腾讯的又一次“伪开放”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