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控校内舆情、正确引导舆论的喉舌,是宣传先进典型、展示重大成就的载体,是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形象的窗口。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自建校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宣传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和各个阶段重点工作,遵循教育规律和宣传规律,进行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宣传工作,起到了凝心聚力、宣传鼓劲、展示成就、提升形象的作用,为学校建校4年就达到万人学生规模,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独立学院前50强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一是坚持了理论学习,重点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六届以来的历次全会精神。二是开展了主题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三讲”、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先创优等主题活动。三是进行了形势任务教育,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热情。
2、舆论引导卓有成效。一是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加强了宣传策划,通过对校报、校网、广播站的栏目设置和精心编辑,增加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版面和栏目,把学生集聚到周围,提升了舆论引导水平;加强了同社会媒体的联系和合作,既加强了正面的社会宣传,也将可能发生的负面报道个案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舆论引导成效显著,成功策划和精心组织了迎接新生晚会、教代会、校运会、艺术节、迎接教育部评估等重大会议、检查、庆典和纪念活动,反响较好;引导学生理性关注了社会热点焦点,如拉萨“
3、校园文化蓬勃发展。一是校园文化设施日益完备,学校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学校一期、二期工程的竣工和兴建,增添了许多文化设施和器材,基本满足了校园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二是学生社团茁壮成长,积极支持、大力培育学术型、创新型学生社团,建成学生社团31个,拥有学生社员3000多人,较好发挥了校园文化主体作用,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三是校园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各系部、各社团纷纷开展文化活动,呈现出校园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三是校园文化品牌正在形成,全校性的迎新晚会、“五四”庆典、校运会、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在学生中反响强烈;各系部、各社团组织的文化活动,如经管系的“明日之星”卡拉OK大赛、艺术系的毕业生画展等活动,喜闻乐见,妙趣横生,深受学生欢迎。四是社会影响日益显现,多次在全国、全省各类大赛中获奖,引起社会关注,如2008年,我院学生和武汉大学学子并驾齐驱,勇夺首届湖北高校“感恩之声”桂冠,是全省独立学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2009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祖国万岁”歌咏比赛优秀组织奖;2010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北赛区初赛中勇夺一等奖、二等奖等。
4、宣传阵地不断巩固。一是校报2009年正式获批湖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标志着宣传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校报共出版26期,200多万字,分别在全国高校报2009年度、全省高校报2010年度获得好新闻奖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和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二是校园网设有主页和各系部分网页,及时对外发布和展示学校办学特色、重大成就。三是拍摄完成了重大影像任务,包括“欧盟职业教育联合会、欧盟―中国交流协会与我院合建职教基地”、 “国家数控仿真智能化考试站挂牌仪式”、“学校第六届田径运动会”、“加拿大麦迪逊海特学院校长来访我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学校二期工程开工奠基仪式”、“2010年迎新工作”、“2010级新生开学暨军训结业典礼”、“2011年教职工元旦晚会”等在内的活动71个(次),摄像工作时间260小时,拍摄声像资料时长3653分钟。四是建有宣传橱窗57块和电子显示屏3块,分布在学校主干道、行政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处,旗帜鲜明地正面宣传,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5、对外宣传影响扩大。一是在在人民网、新华网、湖北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全国知名新闻媒体上发表了展示学校办学特色和重大成就的新闻报道百余篇,并被转载300余条。
6、校园秩序和谐稳定。一是成立法制办,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普法活动,引导学生知法守法。二是强化消防安全,通过宿舍楼电子显示屏,时常提醒,警钟长鸣。三是加强班级管理,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四是开展寝室文明创建,提升学生寝室文明水平。
7、思政工作深入人心。一是建立思政格局,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五大载体”建设,即网络载体、文化载体、实践载体、行为载体和管理载体;务实创新“四项教育”,即学生入学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学风校风教育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实现学生教育的纵向“三级互动”,即校级、系级和班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互动;加强学生教育的“四项联系”,即与思政教研室、党办、科研处、宿管科的相互联系,构建具有武工商院特色的育人合力。二是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结合实际宣讲、解析、答惑,激发思政理论课兴趣。三是强化责任量化考核,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各系学生工作目标责任制月度量化考核方案和各系辅导员月度量化考核方案,使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四是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