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利益不能拱手交给海外市场
每一年的春夏时节,在资本市场上正是各家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汇报上一年度业绩、分配利润的“收获季节”。在香港上市的北京控股集团下属企业北京燃气约有19.5亿元用于股东分红,分红额度占其年度收益的99%。(5月13日《北京晚报》)
一家海外上市的内地企业近99%的收益用于分红,这条消息的出现,对于正在内地资本市场上苦苦挣扎的投资者来说,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内地上市公司的利润分红长期不能让投资者满意,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这种状况在今年仍未有根本的改观,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2010年度利润分红分配方案的1400家内地上市公司中,准备派送的现金股利一共4000亿元,但相比于这些公司历年来从资本市场获取的融资收益,这些分红资金完全微不足道。像北京燃气那样,将99%的利润用为分红,这对于内地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实在还是一个不敢做的美梦。
北京燃气能够有如此的大手笔进行分红,似乎证明了这家公司经营业绩的良好,而且,能够把几乎一年的全部利润拿出来分配,也表明这家公司对未来利润的收获并不担忧。北京燃气所从事的业务是城市管道供气,这在我国是一种垄断行业,公司利润有稳定的保证,全北京每一个家庭须臾不可离的燃气供应,为公司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收益,说得直白一点,正是全北京的居民养肥了这样一家垄断企业。但是,就是这样利润丰厚并有长期保证的企业,其所创造的高额收益却通过海外上市这个渠道被输送到了海外,内地投资者与它无缘。
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天敌”,但是,中国在能源、交通等一些行业仍实行着由国有资本垄断的体制,这些企业虽然很多已成为上市公司,但由于国有资本占据着绝对的控股地位,因此并没有改变它的国家垄断的性质。尽管垄断在近年来一直受到舆论的广泛批评,但是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所投资的公司如果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却未免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对象,我国内地的一些高速公路公司一直是内地股市的热门股票,就是因为它们在垄断条件下有一笔雷打不动的可观的公路收费。这种寄生于垄断体制的收益使我国物流成本恶性膨胀,因此饱受诟病,而对于投资于这种公司的投资者来说,却构成了一个切实的“利好题材”。但是,这种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的企业到海外上市以后,当它们慷慨地向海外投资者提供高额投资回报的时候,它所构成的利益分配路线图却是那么地触目,它等于是把内地居民为垄断而支付的不合理支出拱手交给了海外市场。
北京燃气将99%的年度利润用于分红,这或许有这家公司的特殊情况,但是,它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依靠垄断体制得到稳定利润的内地企业是否应该到海外上市?严格地说,垄断企业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因此它不应该进入以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的资本市场。如果说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垄断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大门难以关上,那么,至少我们必须把这种能够给股东带来垄断利润的企业留在境内,不让垄断的肥水白白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