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集年代电视剧《箫声》即将推出
根据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
编剧:刘明湘 剧夲统筹:陈思巡
版权单位:福建新奥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故事梗概(下)
萧刚编完平岗根据地党史,又被选为省人大常委、教科委员会主任。萧的工作还没交接完,原省委唐书记、现省人大主任,已电话催他几次来报到。萧便急匆匆赶到人大,见了唐主任就问什么急事?唐主任说:“学习。关起门来读二十天书,学宪法、法律。”并叫教科委办公室主任姜处长不要干扰他。
萧关门读了十几天书,头昏脑胀,便转到姜处长办公室,姜说正好,要萧批转一封关于湖口中学危房的人民来信。萧说:“批什么?人命关天的事,转来转去的耽误时间,我们去。”姜笑道:“唐主任不让我们干扰你。”萧说:“唐主任到北京开人代会去了。我们溜出去,处理完了就回来。”当天他们驱车赶到文尚县湖口中学,一幢四层教学大楼,刚起用就到处是裂缝。萧担心一千多师生的安全,当场要县长表态,三天内拿出解决方案,否则不走路。
萧回来后,立即召开了教科委员会会议,请教育厅来汇报危房问题,特别是新危房究竟占多少。但三请教育厅,一个厅长不来。教科委组成人员中有七个是省人大常委,他们火了,便按宪法、组织法的规定,联名提了“质询案”。
教育厅厅长郝吾欣紧张了,又找省委,又找唐主任,又托人四处说情,甚至找到梅影的姨夫(原教育厅副厅长)和长玉的大哥,请求撤销这个“质询案”。但七个常委都不同意,仍在常委会上质询郝吾欣,郝厅长被质询得汗流浃背。
主持会议的唐主任说:“郝厅长,你不要觉得今天受了质询,好像有些委屈。你想想,人民交给的事,没有管好,没有办好受到指责,不是应该的吗?萧常委他们发现了问题,他们不询问,不监督,那也是失职。要知道,不受监督的权力会导致腐败。所以,你郝厅长回去,再作些检查,看看中小学新、老危房究竟是多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下次再写个书面答复。”
这次质询,除省党委、省电台,其他各报都发表了评论:说这是长江省首次按法质询政府部门,开创了历史先河,人大监督动真格了,许多厅局长都说这是给他们敲了警钟,表示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常委会后,萧又组织四个组下去调查,问题很严重。这天上午,萧正向常委会主任会议汇报,姜处长来说:“湖口教学楼今早八点十分全部倒塌。”在座主任大惊,说正是上课时间,问师生伤亡多少。姜说县里正在统计,要等半小时才能知道。唐主任要姜处长回办公室等电话。半小时过去了,姜还没来报告,唐主任急得在会议室里走来走去,又要杜秘书去问。
二十分钟后,杜和姜进来,杜说没有伤亡。主任们不信,认为县里可能隐瞒。姜说没有,上次萧主任去,硬逼县里在清明前盖好简易教室,将师生全部转出,防止清明前后雨水多,教学楼倒塌。唐主任深深舒了口气,问萧:“我去北京开会,你溜出去,是不是就是处理这件事?”长玉笑着点点头,说唐主任是不是还要罚他。唐主任笑道:“溜的好啊,我感谢你啊,人民也会感谢你啊!”唐主任说着又要萧下午去湖口,看看到底有没有伤着人。
萧和姜处长,以及分工教育的白兰,吃了饭就出发,一路上阴雨连绵。还没到湖口,便看到县委副书记沈小君的车在三岔路口等他们。萧在团省委任宣传部长、副书记时,这小君在省农业大学当团委书记,前不久调县里,学生时代就爱上小萧,但萧只视她为知己。所以见了面萧就批评她不去学校处理问题在这等他干什么?小君不作声。到了湖口,老远就看到教学楼成了一片废墟。一下车,校长老师都围上来,感谢萧主任,说三月份若不是萧主任逼着县乡盖了几幢平房教室,把师生转移,今天全乡就会是一片哭声。萧又看了新建的平房教室,质量很好,便提出要去河东看几所小学。
小君不同意,说河东没有危房。萧笑她是不是当了县委副书记就为县里护短?小君急了,说:“不通车,又下大雨,泥烂路滑不好走。”萧说:“你是娇小姐,我不要你陪。”说着便推开她,打着伞说:“老姜我们去。”小君一把将小白拉到边上,不知说了什么。小白大惊,转身跑过去拦着,说:“萧主任出过车祸,腿上身上好几处骨折,不能去。”姜处长一听,说他失职,不知道萧主任出过车祸,说他带小白去,看后向萧汇报。萧说不行,上次若不是亲自看了湖口中学教学楼,他就不知道危险到什么程度,就下不了那个决心。大家拗不过他,只好帮扶左右跟着去。沈书记领着他们,到了河东由南向北看了三所小学,的确没有危房,萧很高兴。天已黑了,雷雨交加,小君带他们从北边村过河回来。谁知,河上两座木桥都被冲了,只剩中间一个土墩和两个十来米宽的大缺口,洪水滔滔。小君和白兰都急得要哭了,不停地骂这死天没完没了地下雨。
萧和姜处长正争着下河试水,身前身后射来无数束手电光。原来是湖口中学的学生回家说,来村里检查学校危房的,就是上次省里来的萧主任。老百姓一听是救孩子的恩人,纷纷扛着扁担、木板、毛竹跑来给他们搭人桥。萧看着河水里两排高举的手臂,万分感动,过也不忍,不过也不是,只好深深鞠了一躬,无可奈何,含着热泪,踏过激流滚滚中用无数肩膀扛着的两座人桥。
临回来前,萧收到一封举报信,是揭发湖口中学教学楼在建造过程中的徇私舞弊现象,还涉及前任县委书记。因沈小君兼纪委书记,萧签了意见,将信交沈书记,小君说她拎着乌纱帽查清此事。
一人站在灯前接电话,墙上映着巨大黑影:“紧张什么?萧长玉视察能起什么作用?湖口的事,不涉及任何领导……”
长玉回省后,教育厅送来郝厅长的再答复,萧又召开会议,大家认为这个答复纯是推卸责任,避而不谈新危房的数量和原因。委员们非常气愤,加之湖口教学楼倒塌,七个常委又联名提了“撤职案”。萧报送唐主任,唐捏着撤职案,叹了口气:“没必要了,文件下了,郝厅长已调任省委宣传部长。”。“质询案”半途夭折,萧愣了很长时间,说了句:“这就是我们的民主?”转身愤愤而去。
这年省城大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学生越闹越大,进而提出反官僚,反腐败。长玉派教科委办公室的同志去了解情况,不料第二年整党,省委宣传部长郝吾欣打电话给省人大机关党组,说萧参与学生事件,停止萧党员登记。
九一年发大水,萧长玉去洪河发现到处是死猫死狗,臭气熏天,一片汪洋无水吃,到处是病人,担心大水灾可能发生大瘟疫,连夜写了“十万火急!”的信给省里,省委金副书记阅信后立即派大批医疗队和打井队奔赴灾区。
古都被洪水围困,萧又要去。梅影抓着拽着哭着坚决不让去,说她在电视上看到古都四面八方都是大水,非常危险。长玉说“这是唐主任委托我代表他去的,我不能不去。”梅影说:“唐主任不知道你出过车祸,我来打电话告诉唐主任。”她说着就往书房跑,长玉追过去夺下话筒,厉声说:“你这是干什么?你还要我做人吗?如果我不去,唐主任肯定要去,他不放心古都。唐主任也是一身伤,都是战争年代留下来的,阴雨天走路都不方便。你想想,我年纪轻轻的不去,让一位六七十岁一身是伤的老人去,我的良心不受责备吗?我也对不起灾民啊!”梅影这才抽泣着给长玉收拾东西。
在古都,长玉碰到省委副书记,金问萧能不能重返洪河灾区,看看发病率是否下降。萧说他正想去,便乘部队的小汽艇过城东湖。湖上妇女儿童呼救,长玉命令连长迎着风浪开去救人,汽艇被大浪木船撞翻,长玉溺入洪水,昏迷不醒,省医去救护车接。原古都书记、现地委书记何民趴着医生推的小车哭叫着:“萧长玉!萧长玉!你一定要醒来,一定要醒来!昨晚在吟诗楼你答应过我,洪水过后来古都,我陪你看文化古迹,你不能失约,不能失约,你要是失约,我饶不了你……”
数日后萧长玉苏醒。文尚县委沈书记(小君)受林书记等委托来医院看长玉,并汇报萧交给她查湖口教学楼倒塌的案情,沈说此案涉及地委书记贺国民,贺是省管干部,县里不好查了。不过中纪委已来人到地区查贺的问题,据说还涉及省里的一些人,林书记要她准备将材料转交中纪委。萧说:“好,我们扳不动,中纪委搬得动。”
小君望着长玉病情伤情,不时擦着泪:“你怎么这样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尽到那些最危险的地方去,已出过好几次事了,不能再出了。”长玉笑笑:“没事,我的命大,只不过到天上、地下、水里游玩一趟,这不又回来了?”小君苦笑。
这天,龙山老家大姐来说,父母的坟上不知谁送了花圈。萧长玉连忙赶去看,也猜不出是谁送的。第二年清明,一家人去扫墓,又发现父母的坟上有七个花环,坟头上还放一个花篮,坟的周围栽了许多鲜花。大家都很惊奇,问村上人,都说前天有七个女孩像仙女一样,从龙河湾那里飘飘荡荡过来,又烧香又磕头又栽花。田里干活的人都说萧家的坟显灵了,是龙山神女来上坟,谁都不敢靠近。然后又看着她们飘飘荡荡过河,到龙河湾那里就不见了。
长玉和哥嫂都觉得蹊跷,说萧家没有这么多女孩聚到一起来上坟。而梅影却说,她判断是雪梅回来了:“去年的花环,那是雪梅二十年后第一次来,在龙山上发现了墓碑,知道妈妈去世了便送了花圈。今年清明她是专门从香港赶回来上坟的,她怕碰见我们,所以提前两天。那年大水灾,她一次给龙山捐款三百万,说明她很有钱,带几个女孩一道来,是完全有可能的。”大家都认为梅影的分析有道理。回城后萧长玉便到各宾馆寻找,听说《龙女山庄》是香港人办的,萧便进去打听是否有香港来的龙雪梅。谁知山庄的董事长竟然是位非常美丽的小女孩,说她知道龙雪梅在哪里,要长玉拿证件给她看,她才肯说。
此时,萧长玉从教科委调任副秘书长兼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创办人大一报一刊。唐主任到龄离休,由省委书记吴其仁兼省人大主任。
这天,吴其仁来参加主任会,从包里拿出两份人大的报刊,说是宣传部郝部长给他的。他看了,说萧的办报指导思想有问题,不能跟省委保持一致。他点着报刊说:“这些文章都是民主法治监督,整版的监督案例,还发了篇评论员文章《监督就是监督》。”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主任忙叫杜秘书去通知机关各部门,查看近期人大报刊是否有问题。
吴又说:“你们一天到晚就是监督这个质询那个,现在是改革开放,照你们这样,谁还敢干?要摸着石头过河嘛!你们怎么就不说支持呢?”
萧和吴很熟,长玉在任省党委史委员会副主任时,吴是省委副秘书长,同级干部,经常在一起开玩笑,萧并不惧他,敢跟他争。因此说:“报刊的指导思想我们是按去年唐主任在位时党组定的。那篇评论员文章,是论述人大和政府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法律关系,是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的。监督和支持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就混淆了人大是权力机关,政府是执行机关的法律关系。至于支持问题,我们发表民主法制监督的文章,就是支持。说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是保证改革开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乱来。不贪污不受贿不渎职,为什么怕监督?苏主任见萧与吴争论很激烈,担心吴下不了台,便说:“长玉,你也不要争了,回去跟编辑部的同志再商量商量。”
长玉回到办公室,各部门的人都跑来,说报刊他们又重看了,没问题,人大报刊不反映民主法制建设,不监督,还要人大办报纸刊物干什么?长玉又问研究室副主任兼报刊总编(原姜处长):“姜总,你看呢?”姜友朋把帽子往桌上一放:“外甥打灯笼。”长玉笑道:“好!照旧。”
省人大换届,吴其仁对萧长玉搞质询搞监督不满,不同意萧继续当常委候选人。会上几个代表团却联名提长玉当省人大副主任候选人,吴其仁又指使负责大会选举的组织部副部长甄藏做了手脚,将萧长玉拉掉了。人代会后不久,吴其仁找长玉到他办公室谈话,要免掉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萧说研究室主任是管一报一刊的,是宣传民主法制的,免掉我,你就放心了。正说着,新任副省长贺国民进来,吴要萧等半小时再来谈。
长玉一出门,吴问贺国民何事?贺说他要出国。吴说:“你这时出国太招眼了,我已跟纪委打过招呼,不要听风就是雨,只要你把嘴巴封死,没事。”贺说:“刚才那个萧长玉……”吴笑笑:“他已不是常委了,没有监督权了。”贺说:“萧手上还有报刊,他会派记者。”吴又笑笑。
萧长玉一气之下,写了报告,辞去副秘书长等所有职务,要求去省咨询委。萧将辞职报告往吴桌上一放:“我现在没有乌纱帽了,只剩党员了,你是省委书记,看着办吧!不过,在我下台之前,还想说几句,那个贺国民原是甫洲地委书记,整个地区卖官卖假药成风,文尚湖口教学楼的案子还涉及到他,群众骂他是祸国殃民,你们却三番五次动员代表选他当副省长,这是为什么?我俩是老熟人,我还想奉劝你几句,只要我国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民主必将替代独裁,法治必将替代专制,这是规律,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像你这样破坏民主法治,迟早会碰得头破血流。”
吴一脸阴沉:“好啦!不要生气了,你想到咨询委,那就去吧!”
自从《龙女山庄》出来后,长玉一直觉得那位小董事长很像雪梅,心想,说不定雪梅就躲在山庄里,决定再去。小董事长一见长玉,说她的老家在龙山,她叫萧龙珠,又叫珠儿,她爸爸叫萧长玉,妈妈叫龙雪梅,还在香港。萧不信。龙珠便缠着他去别墅看证据,说这个山庄和整个花园是她大舅来买的,就是让她来大陆找爸爸的。长玉在龙珠宿舍的客厅里看了雪梅画的三幅画,差点流泪。便认定身边的女孩的确是他的女儿。但他认为不见到雪梅不能认,否则雪梅会激动会出事,同时自己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也无颜相认,便乘珠儿和金燕进卧室找证据时,留了个条子,忍着泪匆匆跑出别墅。
长玉刚跑到翠微湖花园,前后来了好几个女孩将他围住,珠儿和金秘书哭着喊着追过来,将雪梅与长玉的许多照片和他俩的《婚誓》、信物,一件一件捧到萧面前。珠儿同时掏出长玉小时候送给她妈的口琴,吹起了月儿弯弯……长玉再也控制不住了,热泪盈眶地将他保存的《婚誓》和雪梅送他的碧玉属相放到珠儿手上。珠儿跪在地上哭着拍打着:“爸爸爸爸,你为什么不认我,为什么不认我,是珠儿不好吗?”长玉捧起珠儿的脸:“珠儿好,珠儿好,珠儿这么可爱,爸爸没勇气认啊!”
悲喜交加,萧与远在香港的雪梅通电话,谁知,话筒里却断断续续如泣如诉传来了雪梅临走时吹的口琴声:阿哥 ~ 阿妹 ~ 情谊 ~ 长 ~ ~ ,阿哥 ~ ……,长玉泪流满面地伴随着琴声吹起了箫:雪梅~ ~……
省咨询委都是没有进人大、政协各厅局的一把手,大家见面哈哈笑,家事国事天下事,无所不谈。这天,长玉一进会议室,大家议论纷纷,说省里出了爆炸性新闻。长玉问:“什么新闻,还是爆炸性的?”他们不说,故意卖关子。
咨询委主任敲着桌子:“你们是小道消息,我是大道消息,昨晚省委连夜开了紧急会议,中纪委宣布四个人同时双规。一是宣传部长郝吾欣,在任教育厅长期间,利用划拨危房改造经费收受贿赂。二是组织部副部长甄藏,利用考核提拔干部收受贿赂。三是副省长贺国民,在任甫洲地委书记期间,卖官和推荐工程承包收受贿赂。四是以上三人的问题都涉及省委书记吴其仁,因此,吴也同时被双规。”长玉听了感叹道:“这就是不接受监督的恶果,可悲。”
咨询委不坐班,萧长玉在朋友的鼓励下,每天在珠儿的别墅里写书。长玉花了三年将书写完。珠儿看了书,说是写妈妈的,缠着爸爸去香港,说是把书拿去给妈妈看。长玉便和珠儿一道飞往香港……(全剧终)
福建新奥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3782721 83784105
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站:www.775y.com
联系人:陈先生:1327691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