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当官路线图
在《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前八十回)里,贾雨村的仕途基本上是一路顺风,也遇到一些沟坎,却无大碍。他最终的倒霉是在续书的后四十回里,正所谓“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了。罗列出来,贾雨村的当官路线图如下:
在《石头记》里贾雨村早早就闪亮登场,他那时是“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甄士隐看他“抱负不浅”,就送他“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贾雨村等不到天亮就不辞而别,进京跑官去了。贾雨村入都之后,“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自此进入官场,开始了他一路攀升的为官之路。
然而,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
后来偶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林如海盐政欲聘一西宾,贾雨村相托友力,谋了进去,就作了林黛玉的老师。
林黛玉因母亲过世进京投靠贾母之时,贾雨村怀揣林如海荐书一同进京。“有日到了都中,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
此后,贾雨村胡乱判了薛蟠因争夺甄士隐之女甄英莲打死冯渊一案,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薛蟠的舅舅),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此时,贾雨村又巴结上了四大家族的王家。
到了第十六回,林黛玉回姑苏葬父又回到贾府之时,贾雨村亦同路作伴而来。他这次是“进京陛见,皆由王子腾屡上保本,此来候补京缺”。到了腊月,“王子腾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此时《石头记》已到了第五十三回,在前八十回里,有关贾雨村升官的交代到此为止。
到了后面四十回的续书里,贾雨村又“升了京兆府尹兼管税务”,及到贾家被抄,贾雨村“怕人说他回护一家,他便狠狠的踢了一脚,所以两府里才到底抄了”。不过,贾雨村的官也当到头了,他终因“犯了婪索的案件,审明定罪”,“褫籍为民”。
汇总一下:
贾雨村草民一个,且为寄人篱下卖字为生穷儒生
——偶得人资助进京跑官
——跑办成功升为知府
——不上一年被罢官
——当了家教
——投靠贾家谋了复职候缺
——出任应天府知府
——胡判葫芦案又靠上王家
——进京候补京官
——补授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升了京兆府尹兼管税务
——犯案罢官褫籍为民
——又回来了。
贾雨村跑官很有一套,简单汇总以下至少有以下几招儿:
没有信誉,为了当官,拿了甄士隐的钱就跑,连招呼都不打;
没有廉耻,为了当官见贾政就叫叔叔,他们根本就不认识;
没有良心,明知道英莲是恩人的女儿却落井下石;
没有王法,为巴结贾赦逼死人命在所不惜;
没有人性,即便是大恩人家有事,为了保自己当官,就火上浇油,狠狠踢上一脚。
贾雨村一心要当官,终于如愿以偿,而且官当得还不小。不过,这样的人必定天理难容,在后四十回里他又被罢官。贾雨村为自己画了一个圆,从起点出发,转了一圈儿,又回到终点,这起点也就成了终点。有不少人对后四十回续书有这样或那样的批评,但对贾雨村这一人物的安排倒没听到多少异议。也可能是我读书不多,知道的太少,孤陋寡闻,也未可知。不过,从情感上来讲,我倒觉得,贾雨村这号人应该有这样的下场。
2011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