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ISO/OSI只是教科书上组网的经典模型,那么TCP/IP、X.25、ATM等就都是它的一种实现,至少可以说,他们都是符合这一模型的。
那么,防火墙、App Store、DPI、负载均衡、重镜像等技术,就是一类不知道属于那一层,应该归类到哪里的技术。OSI/ISO模型,首次出现了难以解释、但勉强还可以解释的问题。
而CDN技术在网络中增加了缓存能力,这是7层模型中从来没有过的,以前只考虑信息的传递,这时出现了重大的漏洞。因为通信模型中,从来就没有过“存储”的概念。
而三网融合、云计算和播存网等的提出,使得存储和通信的融合加深,这时的模型已经崩溃了。
真的破溃了?
Ipbaobao以为,如果我们放眼更大的范围,构建面向未来的ICT模型,ISO/OSI模型还可以继续成立,即把它理解成未来ICT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而不是全部!这就像IT和CT技术的发展规律一样,PC、C/S、B/S到云计算,从LAN、WAN到PAN等,前一阶段的模型都成了后一阶段模型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