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怡亚通整合“长尾商店”


《21世纪经济报道》曾发表过两篇研究怡亚通的文章:

    2010年5月10日《被怡亚通取代》

    2010年5月10日《乐番薯模式解读:不挣零售的钱》

    按常规经验,被《21世纪经济报道》盯上的企业都是值得好好研究的企业,至少不会是一家平庸的企业。

    下面这篇《整合“长尾商店”》既看到了怡亚通正在做的事情的意义和价值,也指出了一些现实的问题,但也只是该文作者个人的观点,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本博对此文的读后感是:

    1、首先必须坚持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企业是“资源整合型企业”或者说是“平台型企业”,这个观点是本博首先提出的也是最核心的观点,是本博衡量一个企业价值大小的根本依据。

    2、从该文及其他报道所透露的信息来看,怡亚通所做的一切尝试,其实都围绕着“资源的整合”和“效率的提高”两个核心目标。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情?因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领域里存在着两大明显弊端: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如经济生活中的商品流通成本过高等)。这一点与美国、日本等国随便一比,就显露无疑。一个企业看到了这些弊端,发现了这些问题,并试图以实际行动去改变这一现状,解决这些弊端,是这一企业的可贵之处,是值得尊敬的。

    3、怡亚通早已看到了这些弊端,早已发现了这些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就凭这些,就比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和企业强不少,也比那些想做却力不从心的企业强不少。与怡亚通有相似思路和模式的另一著名企业是“中国美旗控股集团”。

    4、怡亚通既然是“抓住有麻烦的领域下手”,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必定会遇到麻烦和问题,“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有了问题适时改变或调整,非常正常。比如一个人想出门,原以为今天是晴天,带了遮阳帽,结果却下雨了,立即把遮阳帽换成雨伞。这就是适时调整,出门还是要出的。

    5、判断一个企业的模式最终是否会成功,是否有意义,只要抓住一些根本问题就行了:是否合乎自然,是否合乎天道,是否合乎人性,是否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否节省了资源,是否提高了效率,是否让地球人更幸福。很显然,“三鹿”不是,“双汇”不是,它们一条也不符合。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保险公司也不是,券商也不是。再过几年,你甚至会发现“茅台”也不是。

    6、世界正在变平,供应链必须整合,供应链的效率必须提高,这一思想是西方企业提出来的,并被很自然地贯彻到一些企业的发展战略当中,如IBM、思科、沃尔玛、UPS等企业,并力图把自己的企业转变成平台型企业,它们只是很现实很自然地想到这一问题。这一源自西方的理论和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如大同世界、天人合一、太极八卦)也许会产生全新的更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和企业。怡亚通和中国美旗可能就是代表。    ----孙

 谢谢孙先生的评论,从中看出分析者宽广的心胸和广阔的思路。由其几点我特别赞同,特摘录如下:判断一个企业的模式最终是否会成功,是否有意义,只要抓住一些根本问题就行了:是否合乎自然,是否合乎天道,是否合乎人性,是否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否节省了资源,是否提高了效率,是否让地球人更幸福。很显然,“三鹿”不是,“双汇”不是,它们一条也不符合。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保险公司也不是,券商也不是。再过几年,你甚至会发现“茅台”也不是。从该文及其他报道所透露的信息来看,怡亚通所做的一切尝试,其实都围绕着“资源的整合”和“效率的提高”两个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