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104)


随想录(104

中国保持三十多年的高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三大资本的投入:一是道德资本的投入;二是环境资源资本的投入;三是人力资本的投入。一方面,经济保持了高增长,另一方面,道德在流失,环境资源的加速破坏。另外,虽然中国人勤劳又聪明,但在体制不顺的情况下,勤劳的人并没有致富,所以,人力资本的投入者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收益者,而权力是最大的收益者。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投入与回报是不对称的,也就是投入的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回报。条条道路通罗马,在中国,股股利益归权力。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其实不是谜,原因就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投入巨大。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肯定不是可持续的,是竭泽而渔式的,若不转化,后面的麻烦就是大的。

对权力进行制衡,同时,从长远看,需要对国民性进行彻底改造。这是中国发展的一种出路。

中国是用三百多年的代价换取三十多年的高增长,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能否说中国经济就取得了成功,为时尚早。

经济的成功,可以一定程度证明政治的成功,但经济的成功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结果。另外,判断经济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应当着眼于长期效应和人民幸福度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经济最多就是GDP的增加,但长期效应和幸福度就是一个问题。

宇宙既然是无限的,就会有无限种可能性,这就必然有除人类以外的智慧生物。因为无限本身就为任何一种可能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是无限的,所以,可能也就是一种必然,否则,就与无限矛盾。

不可能的事物只有在有限的情况下发生。因为有限,所以,除有限以外的事物就是不可能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就是一场盛宴,最终也逃脱不了曲终人散的结局,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让符号代表自己,留给后世,让人们去玩味。从这个角度看,人生也就是符号。并且后世的人也不一定能准确理解这个符号的意义,会产生许多误解。所以,人生留给后人的,其实是一个扭曲的符号。

人追求物质收益也许是为了活命的需要,但人为什么也要追求精神收益?其实,追求精神收益,是因为在精神收益和物质收益之间,也存在关联度,当有精神收益时,物质收益也就有提高,所以,人们也就追求精神收益;另外,人类对追求精神收益,也许具有天然的成份,人是天然的物质追求者和精神追求者。

                                         宋圭武2011329日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