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房网:王忠:行走于地产界的沉思者


生于80后,少年时代最大的梦想是做作家,做过记者,出版过散文诗集《走进青春》。

王忠,现为宇仁地产集团总经理。历经开发商、代理公司、广告公司及媒体,近7年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经验,操作过国际、国内超20个城市逾30个项目,具有房地产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与基金、投资商、媒体、供应商等相关机构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合作。

从上海到黄山,从媒体圈到中国房地产战地。勇气。任何一种尝试都是勇气在推动,没有大胆的猜想和无数次自我否定的勇气,是无法完成一幅拼图的,更不能感受人生中的无数次的惊喜和成就感。

他清楚地知道,在这个舞台他有什么资源,他能干什么,他应该做些什么--如同什么时候采访什么人怎样的问题,这正是王忠的过人之处。

从记者到房地产经理人

未见王忠之前笔者先是拜读了他的博客,一篇篇言语深刻激扬文字的博文让笔者很是震撼。当笔者再次面对面听着王忠重新阐述他的观点时,让笔者竟然有了纵马驰骋在思维空间的天马行空里的触感,这不仅仅是震撼,而是一种仰望。

因为王忠不仅仅是一位旁观者,而且还是身在其中的“弄潮者”。

坐在滟澜香颂售楼处靠窗的沙发上,外面便是车水马龙的平湖西路,黄山太平这个小城也在一步步地朝着更加明朗的方向前进着,透着一股生机,“所以我选择黄山,我喜欢他的生机勃勃、含苞待放的模样。”

从《西安晚报》的记者到如今的房地产经理人,踏上商人这条路并不容易。文人的创业路程通常与其他商人不同,拥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却要适应与文人完全不同的商业运作环境。

“我喜欢房地产这个行业,因为每当拿到一个新项目,都是一张白纸,不同的人就会做出不同的产品。对于每一个项目,我都会把它当做作品来打造。”

创作之乐,得于手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也。道如何生一,如何在一片虚无中就自发地产生了一呢?这里面除了要读书明心外,还需要你有颗灵动的心灵才能去理解。因为真正的宇宙和世界是存在于你的心灵之中的。

“当我接手滟澜香颂这个项目时,考虑的不仅仅是商业性项目,更重要的是发掘土地原有的灵魂,用空间的美好构筑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带给城市更好的建筑语言,去‘构筑理想建筑’”。王忠说。

大山巍峨,湖水壮丽。在黄山这个以山而闻名的旅游城市里,有多少人能感受到山的博大绵延;在这个坐拥“两山一湖”的城市里,有多少人能感受到水的奔涌浩荡,哪怕是可以吸一口清新的山风,而不是现在的汽车尾气。

著名美学家陈丹青说,开发商对城市的真正贡献,不是建筑、不是环境、不是配套,而是美的奉献。

而王忠便是这样一个在城市中行走,为一个城市的发展而思考而创作的人。

从上海到黄山

从上海到黄山,这是一个过渡,却也让王忠感受到了还有很多片土地依然停留在原地,没有如一线城市一样向前流动,而他们也在渴望着一些能够让这个城市继续前进流动的因素——于是他选择走进来,然后感受这座城市里、理解这座城市,然后为这个城市做些什么。

很多人认为房地产只是盖房子、买房子的循环,可是有多少人真正理解这个行业给一个城市带来了那些价值呢?正如LV、prada将时尚带给了全世界他不再是一件衣服的价值一样,正如人们看到上海的金茂大厦惊叹它的高度和美丽,忘记了他也是被人建造拿来出售一样,身处在房地产行业里的王忠认为,这不仅仅是原始意义上的卖地盖楼买楼的过程,在很多时候我们在全心全意地理解着一个城市,感受着它生长的脉络,然后深入其中。

王忠说:“中国的黄山就相当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依托黄山的资源,我们将滟澜香颂定位为黄山最好的养生度假别墅区。我们贩卖的不仅仅只是一栋房屋,更是一种观点、一种理念、一种我们对这个城市前进的信心和认同。”

并不是身处在其中的人们才是对这个城市最能把脉的人。

可能旁观者清,有的时候跳出去你会更加清楚这个城市想要什么。正如曾经的浦东也不是一开始就被人接受,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也在上海流传了很久,对于五年前的黄山,没有人会想到他会如此迅速地发展起来,“对于滟澜香颂,我们想要打造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楼盘,而是一个关于人与城市关系的全新坐标。”

世博会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于滟澜香颂这个黄山首屈一指的养生地产,让我们不止会看到黄山太平的前景,更会发现山城中的新人居。  

对于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滟澜香颂将要打造的中国太平首席生态别墅,王忠表示,他们不仅充分考虑了土地的性质,更让很多居住在里面的人能享受到城市资源,让住在其中的人们感受到城市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生活在高处是一种态度

在从业这么多年里,不是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项目的成功策划让他欣慰,不是上海的真枪实弹让他过瘾,而是现在的自由发挥让他兴奋。参照物是一件可怕的东西,他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超越,但也会极大限度地制约你的思维。当你找不到参照物的时候你就会从你的原始思维里跳出来,然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正如王忠目前操盘的滟澜香颂,不是立足在一个区域或是城区,而是立足城市做这个项目,传播一种生活理念,开始理解何为“生活在高处”。

“对于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有清晰的目标。也许你今天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但你一定要以上一级的职位素养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一个一个阶梯的不断前进。”

对于王忠来说,“生活在高处”不仅是目标,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2002年王忠辞去在西安晚报的工作,投身于上海一家国有企业公司当策划。经常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他说:“别人通过三年要学到的东西,我可能通过一年就学好了,感觉就像上了一个速成班。”

说到这里,王忠向笔者讲述了他的朋友刘宏的故事。他说,当时他和刘宏都在上海上实公司工作。有一次,《地产评论》杂志的原编辑陈洪海向王忠约稿,是关于上海顶级豪宅汤臣一品为什么开盘1年多未成交一套的分析。王忠写了《汤臣一品,难续顶级豪宅神话》这篇稿件的初稿,由于当时在做一个项目策划太忙,就让刘宏帮忙修改整理。写完在《地产评论》发表后,刘宏又发表在他新浪博客上,恰巧被锋尚国际的老板张在东发现,觉得作者是个奇才,邀请刘宏去谈谈。结果一谈就被挖去做副总经理了。现在刘宏在锋尚做的很好,在南京地产界有极好的口碑。

因为不知道会怎样,凭着对自己的那一份信心和厚积薄发的力量,任何人都可以去创造自己无法预测的未来。

车轮碾过午时的街,窸窣声在这座山水小城中的三月的阳光中隐约传递,犹如沙漏昼夜不息。如果生命是一段旅途,如果游离是一种逃避,那么追赶 “生活在高处”便是王忠的选择。

采访结束后,车窗外一闪而过这个城市的春色,有阳光透过玻璃洒在王忠的身前,身后植物正在生长,绿色的,带着春天特有的一丝青,在这个三月的午后格外的明媚。


 

文章来源:http://hs.ahhouse.com/html/110402/4T27W1142102000_1.html

记    者:安房网  徐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