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的书和听的歌
一段时间来身体欠佳,拖了很长时间,晚上咳嗽不歇,常常难以安卧。
身体的病变,也让心情传染了病毒,人变得越来越暴躁,常常口不择言。
在怀柔被动的学习,倒是给了自己安静养身静心的时间。
怀柔的2天2夜,读了一本旧书,听了许多歌。
身体竟也康复了。
真是难得的收获。
怀柔期间,读的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冯筱才老师的作品:《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
这本书最初是策划《中国式商圈》选题时,让晨明帮我买的,当时也是匆匆扫完。
重读,自然有新收获。
此前,因为审《福岛,与核为邻》一文时,重读了川端康成的名作《雪国》。
重温了毛姆的《刀锋》。
虽然艾略特这样的人,遍布了中国,不过拉里这样的,似乎依然不见。
毕竟,维特根斯坦也只有一个。中国没有。
倒是毛姆这样居高临下看人的,如今的中国随便一拨拉,就是一大摞。
重读《刀锋》,对毛姆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有些不喜了。
这是过去读《刀锋》,从来没有过的念想。
开始阅读James McGregor的《与龙共舞:十亿顾客的商机与陷阱》。
James McGregor这家伙作为常驻中国的前记者,洞悉中国世事,转而成了商人,这本书倒是给了老外在中国做生意提供了有意思的借鉴。
他这书也是向他的前辈Carl Crow致敬,Crow在中国呆了26年,先记者后商人,1937年写了《四万万消费者》一书。
期间,间或重温了些博尔赫斯和里尔克。
在怀柔之前,百忙之中,还是集中听了些手岛葵的作品。
怀柔学习期间,则集中听了西塞尔的作品,
在百无聊赖的学习中,在阅读困乏的时候,西塞尔的声音和演绎的旋律,让我复归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