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的本土化团队取得巨大成功
——访宝马集团董事伊恩•罗伯森
本报记者 张宇星
作为全球高档车产销量排名第一的宝马集团,对高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志在必得。这种自信来自于销量高速增长背后是进口车与国产车两个方面的齐头并进,来自于卓有成效的高效动力战略和不断扩充的新产品阵容。上海车展期间,负责市场一的宝马集团董事伊恩•罗伯森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国际商报: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增速放缓,那么高档车市场会怎么样?
罗伯森:在此之前,宝马已经预测到市场增速渐缓的趋势。去年,宝马在中国市场是70%的增速,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是不太现实,对于任何厂商也是如此。但是,我们今年的市场表现也超出了之前的预期,因为2010年第一季度的增幅相比2009年要低,而后三个季度的增长非常快。
放眼未来,我们仍然相信,今年会有两位数且非常好的增长。如果你看到全球其他相对更加成熟的市场,也是这样的状况。
国际商报:目前,来自德国的三个厂商已经占据了中国高档车前三强,宝马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那么,宝马还将如何保持自己的品牌优势?
罗伯森:从全球格局看,宝马是世界第一位的高档车制造商;而在中国市场目前处在第二位。但是从产品和型号的组成上,宝马在更高端的车型上,包括BMW 7系等车型的销量更多一些。当然,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格局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增长市场。去年,中国也成为宝马的全球第三大市场,而美国和德国分别是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市场,但是中国市场和他们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国际商报:2010年,宝马在德国和美国的销量都超过26万辆,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约为17万辆。那么,在你看来,宝马在中国市场何时能够达到德国或美国的销量水平?
罗伯森:这里我主要说两点。第一、今年,美国市场可能有很大的增长,对于这样的市场来讲,新产品的引入非常重要,今年全部重要的产品都会引入到最重要的市场里。对于中国市场,尽管和美国、德国的销量差距在逐渐缩小,可能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把这之间的差距取消。
第二、对于宝马集团,这三大市场是占据最重要战略地位的,即美国、德国、中国,我们主要争取在这三个大的市场均衡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放更多的精力在其他规模较小的市场上,这些市场我们希望有50%至70%的增长率,比如韩国、巴西、印度、土耳其。这些市场预期在2011年也会有更强劲的增长。总而言之,宝马在全球的战略是非常均衡的发展战略。
国际商报:对于宝马在中国事业的高速增长,德国总部或者说罗伯森董事是怎么评价的?当然也包括对宝马中国团队的评价。
罗伯森:没错,在史登科博士的带领下,我们的中国本土团队在很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功。这方面,宝马不光是销量上、功能上的增长,包括基础技术的增长、新车型的引入,也包括我们的培训,还包括很强大的本土品牌塑造,以及客户满意度等等方面。实际上,这是一个本土化团队协同作战的功劳。这也为宝马中国未来的更好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所以,这也是宝马在其他市场非常值得借鉴的。
我还要特别提到我们合资企业——华晨宝马。宝马在中国的发展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我们跟合资伙伴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我们的发展也是非常快速的。华晨宝马第二工厂在明年也能够建成,会有更多的新产品投放市场,面向中国客户。这些都为我们的未来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本文见2011年4月29日《国际商报》汽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