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再需要辩护
前有李刚案,现在药家鑫案刚刚平息,今天在上班途中用手机又看到一则消息:80后男子付不起婚房首付杀女友,称不忍女友失望。各大网站进行了登载,让人不禁对当前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和心理素质架构提出质疑,我们不再需要辩护,需要教育和反思!http://t.cn/hdkN5I
我列举出来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是典型的代表案例,但是,从另外一种角度去看,从身边生活去观察,我们就不得不看看我们自己的孩子,看看我们的教育理念,看看孩子的生存状态……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们很多传统的东西一再被冲击,一些价值观被不断地侵袭,出现多元化价值观,甚至很多人缺乏独立的思想,扭曲的价值观,对外界事物出现扭曲的评判,更可悲的是,这种价值观并不以此为“耻”,反而以此为“荣”。这对个体的发展造成了人格的不健全和扭曲,形成很多狭隘的思维模式,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错误。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个体生命的自我定位》,对目前盲从的个体心理和狭隘思想观进行了剖析,我常用“三元论”对一个人进行解析:一个原点,这个原点就是自己,如何给自己找到一个位置,如何对自己进行发展架构和思想体系完善,这个是一个人最关键的问题,只有在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时具有良好的修养,形成自己优秀的独立思想品德和创新进取精神,才能向人生的二维度跨越,二维度指的是什么呢?这就是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处理,个体与除自身之外的第二个个体的交流、协调问题。怎样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二步。文章开头我提到的几件案例,是一个人在二维度方面出了问题,最终导致对第二他的伤害,而这真正的根源还是自己本身的“原点”没有很好的定位。那么“三元论”的第三点是什么呢?是个体与团队、团体,乃至社会的关系处理,认识高度和评判标准。这是作为一个个体,给自己的整个社会中的定位,自己存在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自己在团体中应该怎样定位,思想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社会法律制度的约束。这“三元论”可以对一个人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架构,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规范和指导。
从这些很典型的案例本身去看,每个人的发展,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的综合影响,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其次才是社会的影响。准确的说,目前很多孩子的错误,最直接的是父母、老师造成的。因为在父母和老师的教育理念中,本身就是盲目的教育,跟风教育,本身就缺乏坚定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已经对孩子很负责的人生规划。特别是父母,很对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本身就是不足的,表面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填鸭式”的单边意愿。在一些社会辅导教育机构,根据笔者的调查,很多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出高价报辅导班,纯粹是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愧疚,孩子具体学习情况怎么样,还是不知道。而有的家长是“监狱式”管理,孩子成了学习的工具。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对的,没有一个很好的教育理念和独立的教育方式,完全的跟风和盲从。
我曾经讲过,我们现在很多孩子不是缺乏文化知识,而是缺乏思想,缺乏独立的人格和探索创新的精神。每次看到盲目的跟风,我都感觉很心痛,这个不是我们需要的社会民众心态。至少不是一个具有思想的个体不去思想而去实施的行为。当我们面对很多“被炒”的时候,自己成为受害者,却不知道其实是自己造成的,真的感觉很悲哀。一个个体的价值在于自己独立地思考和创新,不断创造价值,构成一个民族的力量和价值,如果一个个体都盲从,可以想象,这个民族的力量在哪里。可惜的是,很多是高级知识分子,有知识,却没有这种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和很多人一样,自以为是地寄存着。
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做了讲话,讲话很有指导意义和建设意义: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些准确的说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原则。具体到每一个个体,我们怎样给自己一个定位,怎么样给孩子一种良好的教育模式和环境,真正认识自己,认识孩子,抱着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做自己,做孩子正确引路人,至关重要。
我们不需要辩护,我们需要反思,需要教育。真诚希望类似开篇的悲剧不要重演,希望不要将自己的悲剧复制给孩子,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自身做起,共同建设我们民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