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游“歪”字盘点:生的歪、长的歪、内容歪


  互联网之所以率先在美国发展起来,是基于美国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正是这两大基石的作用,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创意才能快速有效的转化为现实经济成果。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两点的缺失,中国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便有些“苗不正,根不红”,特别是国内的网络游戏市场,从早期的私服外挂,到后来的色情暴力,再到最近两年的农场满天飞,市长人人做,问题层出不穷。

  

  就在4月25日,文化部印发《关于查处第十二批违法互联网文化活动的通知》,要求有关省(市)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多家涉嫌违法推广和宣传的网络游戏运营单位予以立案查处。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依然是以这种不光彩的方式引起的关注。

  

  中国网络游戏“歪”盘点:

  

  虽然国内网游企业都在竭力描绘网游的美好前景,但中国网游却几乎总是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要么是因为网游公司互相指责对方剽窃,要么是某人因沉迷网游导致家庭破裂,要么是某个学生玩网游铸成大错,一时间,网游似乎成了“邪恶”的代名词。

  

  笔者认为,网游作为互联网时代最廉价的娱乐方式之一,其积极作用自不待言,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成长在一个又一个“中国国情”下的国内网游,的确是“歪处多多”。

  

  其一,生的歪。

  

  随便打开国内哪个网游主页,就能看到许多诸如“历经三年精心打造”,“划时代网游巨作”,“带给玩家非同凡响的体验”等宣传口号。然而,等玩家真正体验了一把往往才发现,所谓的“历经三年精心打造”,更像是不到三个月赶工做出来的毛胚,“划时代网游巨作”更像是N年前的老黄瓜刷上绿漆又拿出来蒙消费者。

  

  其二,长的歪。

  

  与欧美日韩网游企业凭借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争取用户不同,国内许多网游企业更关心怎么把用户诳入游戏中。为达此目的,许多商家可谓绞尽脑汁,玩**游戏送奖券,送MP3,送手机,送电脑,甚至连送女朋友这样的噱头也拿来宣传,就差把自己送给用户了。

  

  而就在国家明令清理网络游戏中的不健康内容后,诸如“18禁”,“成人”等暧昧词汇在许多网页游戏中反而成泛滥之势,大有越是束缚越是有张力的意味。

  

  其三,内容歪。

  

  从纯粹引进国外网游到模仿,再到独立制作中国自己的网游,中国网游像中国航空一样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然而时至近日,除了少数几家大公司推出了一些精品外,国内500多家网游企业大部分都是随波逐流,大家一拥而上,什么热都做什么。由此导致中国网游同质化产品扎堆涌现,真正优秀的却难得一见。自扎堆网页游戏,扎堆种菜,扎堆建城之后,据说,今年的许多网游企业又要集体改编网络小说,对此,笔者认为就算小说原作再好,如此蜂拥而上浮躁操作之下,能出几件好产品实在令人质疑。

  

  据文化部《2010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网游市场规模已达349亿元,增速高达26.2%,网游玩家已达1.2亿。中国网游这块蛋糕,已经真正做大了。但是,笔者认为,如果中国网游企业继续这么歪下去,许多企业就不可避免要闹出“抱着金鸡蛋饿死”的笑话。中国网游,到了该思考如何扶正自己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