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文化核心精神正义的几个基本概念


     

为中华文化核心精神正义的几个基本概念

 钟永圣

 

前两日,辽宁某大学经济学教授竟然在博客中公然宣称“食品安全不是道德问题”云云,满纸迷惑颠倒的错误观念,自戕慧命也就罢了,还出来大言不惭,自误误人,诚可悲悯者也!

这种迷失自性的言论早已绝非个案,已经登峰造极地流遍世间,尤以鼓吹自利与竞争的西方经济学者为甚,简直是末日沦丧的言论。谬误说上一千遍,难道就真能被奉为真理?!中医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看来,吾人必反其道而行之,把真理说上千遍,非针锋相对也,而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也。个人领受自家果实,明者自鉴。

小人之心不解君子之腹,夏虫不解冬天之冰,和那些根器不利、机缘未熟的人论道,是说者自迷,自讨苦吃。《黄帝内经》云:“非其人不传,非其真不授”,概此之谓也。然学者自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责任,有缘人一阅,方家一笑耳!

今日,特说明几个中华文化的的基本名词:

1小学,是童蒙养正之学,必须授以经典,塑造端正人格与敦厚品性。所以十几年前开始的华人儿童读经工程,是中华文化的一阳来复,未来的文化种子已经种下。

2大学,是“人”行“中道”的学问,用“人”字中间加“一”横表示,人行中道为大;“大”字,是“因”字拆除了外框“口”,没有了边界的束缚,没有了学科的界限,是颜回向孔子报告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状态。所以,“大学”无界,“大学”对一切前“因”绝不蒙昧,体证到“大”学的学者才是“大师”,因而大师无界,就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的境界。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示现,是六祖慧能大师,文盲,不识字,但是任何经典,请教者读给他听,他明白,他解释给学人,学人当下贯通觉悟。所以,大学是自性的学问,自性纯净纯善,则大学止于至善;自性无二无别,所以大学内圣外王一理贯通;自性本无所染,明妙坦荡,所以大学霁月光风,学者自诚而明。大学,就是“明”学,就是“慧”学。今日读大学乃至博士者,不明此理,于“大学”而言,乃门外汉也;站在讲台上的教授,如果不能把学生教明白了,清代年羹饶曰:“误人子弟,男盗女娼”。为学者慎之,慎之!为师者戒之,戒之!

3哲学。这是日本人的翻译,百年前中国盲从。哲学被捧得很高,但是西学的哲学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是“科”学,不是“大”学,不是“通”学,因而,学习哲学的人,以中国文化观之,妄想分别,神识幻象,仍是不能明心见性的迷人,纵然学富五车也不过累积世间的见闻觉知,难出思想的牢笼,依旧生死疲劳。尤其今日所谓市场经济社会,“哲学毕业生”的出路,已经难寻体面之立锥之地,真的明白了的哲人,岂是沦落之人!按照目前哲学所定义的认识对象,在本土中国文化中应翻译为“慧学”。不翻译也可,因为全在经部与子部当中,即使是史部与集部也囊括甚多。当今中国人,既已吃得饱,穿得暖,当思自家学问的独特传承,有西学难以揣测之域,几无崖岸可寻也!

4经济学。西学的“economics”译为“经济学”仍是日本人的翻译,译者叫神田孝平,误导世界最严重。百年前中国盲从,误会了100多年的错误的经济观念,已经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了,塑造和强化了人性中牟利和自私的一面,压抑和埋葬了人性中伦理和他利的一面。人类若不为自己错误的观念及其导致的错误的行为负责,就是真没有天理了。

现在,我只想说明一个中国的文化事实:至少东汉末年之后,“经济南阳一卧龙”这个说法在中国已经流传了2000年,三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期间具有白手取天下、强盛国家的经济之才不胜枚举。2009年的中国书画拍卖会上,一幅200多年前的书法作品,就分明写着“古来经济才”。爷爷去世2000年了,然后就说爷爷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我不知道这是学术考证的严谨,还是数典忘祖的混账东西。

5文化。如今“文化”成了“花瓶”,成了摆设。文化本是“以文化之”的意思,“文”是规律之义,有“天文”和“人文”两种,“天文”即自然规律,“人文”即社会伦理,二者在中国文化中可统称“道”,所以有“文以载道”的说法。在社会文明初萌时期,文化的重点在“文”,即如何发现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规律,在社会的成长和发展期,文化的重点在“化”,即明君、圣王、隐士、大师以修悟证得的“文”来教育天下人民,谓之“文化”。所以,《易经》中云:“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6学术。大家曾经痛骂八股文,却不知是否想到,今天的“学术八股文”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杂志社的“名气”来判定论文,凭出版社的“级别”判定书籍的质量,根据职称高低论思想的重要性,似乎英文的论文就比汉文的有分量,几乎全部被形式所欺骗,如此“着相”,学术界的没文化也有些超乎人们的想象吧!真的学术,是不拘泥表达形式,但是在印证真理和契入境界方面有亘古不变的标准。明者鉴之,识者证之。

 

7这个第七嘛,算啦,不写了,写到这里被气着了!向倪海厦先生学习,配药消气去也!诸位,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好自为之吧!哦,等等,“我再补充两句”,《闻香识女人》里那位眼盲但是心不盲的上校最后演讲时说什么来着?好像是“我从来都知道哪一条路是正道,但是我就是从来都不走正道,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走正道太难了!”我要告诉诸位的,是“难能可贵”,难之后有奖励。冯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胸怀是委屈撑出来的。估计冯大董事长没少受煎熬,没少受委屈,可是您看他除了头发有些“门前冷落鞍马稀”外,其他方面不是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