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本市地铁加速建设,本市近8成在售楼盘纷纷搭车炒作“地铁房”概念,而鱼龙混杂的“升值”内情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
“地铁年”理性看待地铁房
本报记者 刘英潮
日前,地铁2、3、9号线主体工程陆续完工,地铁5、6号线工程展开全线招标。随着多条地铁线建设如火如荼,业内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今年比作“地铁年”。同期本市楼市的“地铁房”热度也不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将近250处在售楼盘标明“地铁沿线”,约占在售楼盘总数近8成。抢搭“地铁概念”正在成为众多楼盘的“大卖点”。而这其中有多少虚火,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
(小标一)地铁房热度高 市场有隐忧
“十二五”期间,本市计划建成市域快速轨道客运网,地铁2、3、5、6、9号线与地铁1号线、津滨轻轨线实现并网运行后,通车里程将达223公里。 日前,新浪乐居天津频道进行网上调查显示,有85.1%的被调查者认为地铁沿线楼盘具有升值潜力,其中近七成的潜在购房人有购买地铁沿线项目的意愿。
家住河东区的市民刘先生已经瞄准了一处尚未开盘的“地铁房”。他认为买这样的房产在出行时可以更好地“用时间来衡量距离”,地铁准时到达的特点可以避开地面交通的拥堵问题,正在上学的孩子早上还可以多睡会懒觉。地铁能通到家门口能能够给地铁沿线居民带来很大便利,同时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还适应了国家提倡的绿色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和空气质量问题。他告诉记者说,身边很多同事和朋友都非常愿意购买地铁沿线的房产,但是也担心开发商拉高价格,“房奴”的负担过重,害怕地铁概念过度宣传带来的“负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本市近期将近250处在售楼盘标明“地铁沿线”,约占在售楼盘总数近8成。很多读者反映,有些项目实际距离地铁站相当远,而且周边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家住北辰区的市民曹先生曾被“地铁房”概念忽悠了,当时开发商标榜“从地铁步行十分钟”就到项目,是以部分一期楼盘当参照物的,而实际上他走路到目前待售的三期新楼盘至少需要半小时时间,这段路程往往打不到车,附近居民多数选择“黑三轮”。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夏青教授指出,地铁站点分布的便捷性和地铁的通达性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到地铁站的理想距离应该是步行5分钟,最多10分钟,这附近的楼盘才能显示出地铁站点分布的便捷。同时,靠近地铁站点需要有更多的、更丰富的综合功能设施,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地铁站点成为城市活力的“小引擎”,才能给人们享受到的更舒适、便捷的生活。
(小标二)升值潜力不能高估 市场需要真正高品质房
针对不少地铁房过渡渲染的升值潜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秦海英教授指出,国外非常成熟的统计数据表明,并不是地铁开通当日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到最高点,而恰恰相反,在地铁开通之前,房地产价格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这是基于人们对市场的预期。当前很多房企就是看好这个契机加大了宣传力度。但是他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真正到地铁开通了,房地产的价格会处于平稳的态势,这是因为涨到一定的极限,人们的预期达到了,另外由于居民入住后发现一些问题,部分房产价格还可能会有向下微调。广州和上海的一些案例显示地铁房是涨落不均的。特别是核心地段本身的地域剩余价值空间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带来的上涨空间不是很强。另外,统计数据表明交通便捷度因素在人们选房的过程中对于价值的认可占31%的比率。其次是教育、医疗卫生等生活配套因素,占比约为23上。此外,潜在的商业配套因素在人们选房要素中的重要度约为28%。这三种因素加后才对买房人的影响巨大,但是如果仅强调交通这一点是不理性的,人们必须要考虑背后的生活配套和商业配套是否成熟和健全。这三者综合才能决定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否则很难说这样的楼盘价格上涨的空间有多大。
鱼龙混杂的市场也呼吁真正的高品质地铁房。招商地产人士认为;当前业内需要理性地提高地铁房设计和施工的品质。例如在营造好地铁商圈的同时,引入高品质的地铁“入户”项目,这样住户如果可以直接从地铁的负二层坐电梯上楼,让地铁房的全新感受给人们生活带来改变。在买房人越来越挑剔的目光下,仍真正高品质的地铁房靠“内功”接受市场的考验,而不是过分依赖概念的“虚火”。
“地铁年”理性看待地铁房
本报记者 刘英潮
日前,地铁2、3、9号线主体工程陆续完工,地铁5、6号线工程展开全线招标。随着多条地铁线建设如火如荼,业内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今年比作“地铁年”。同期本市楼市的“地铁房”热度也不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将近250处在售楼盘标明“地铁沿线”,约占在售楼盘总数近8成。抢搭“地铁概念”正在成为众多楼盘的“大卖点”。而这其中有多少虚火,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
(小标一)地铁房热度高 市场有隐忧
“十二五”期间,本市计划建成市域快速轨道客运网,地铁2、3、5、6、9号线与地铁1号线、津滨轻轨线实现并网运行后,通车里程将达223公里。 日前,新浪乐居天津频道进行网上调查显示,有85.1%的被调查者认为地铁沿线楼盘具有升值潜力,其中近七成的潜在购房人有购买地铁沿线项目的意愿。
家住河东区的市民刘先生已经瞄准了一处尚未开盘的“地铁房”。他认为买这样的房产在出行时可以更好地“用时间来衡量距离”,地铁准时到达的特点可以避开地面交通的拥堵问题,正在上学的孩子早上还可以多睡会懒觉。地铁能通到家门口能能够给地铁沿线居民带来很大便利,同时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还适应了国家提倡的绿色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和空气质量问题。他告诉记者说,身边很多同事和朋友都非常愿意购买地铁沿线的房产,但是也担心开发商拉高价格,“房奴”的负担过重,害怕地铁概念过度宣传带来的“负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本市近期将近250处在售楼盘标明“地铁沿线”,约占在售楼盘总数近8成。很多读者反映,有些项目实际距离地铁站相当远,而且周边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家住北辰区的市民曹先生曾被“地铁房”概念忽悠了,当时开发商标榜“从地铁步行十分钟”就到项目,是以部分一期楼盘当参照物的,而实际上他走路到目前待售的三期新楼盘至少需要半小时时间,这段路程往往打不到车,附近居民多数选择“黑三轮”。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夏青教授指出,地铁站点分布的便捷性和地铁的通达性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到地铁站的理想距离应该是步行5分钟,最多10分钟,这附近的楼盘才能显示出地铁站点分布的便捷。同时,靠近地铁站点需要有更多的、更丰富的综合功能设施,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地铁站点成为城市活力的“小引擎”,才能给人们享受到的更舒适、便捷的生活。
(小标二)升值潜力不能高估 市场需要真正高品质房
针对不少地铁房过渡渲染的升值潜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秦海英教授指出,国外非常成熟的统计数据表明,并不是地铁开通当日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到最高点,而恰恰相反,在地铁开通之前,房地产价格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这是基于人们对市场的预期。当前很多房企就是看好这个契机加大了宣传力度。但是他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真正到地铁开通了,房地产的价格会处于平稳的态势,这是因为涨到一定的极限,人们的预期达到了,另外由于居民入住后发现一些问题,部分房产价格还可能会有向下微调。广州和上海的一些案例显示地铁房是涨落不均的。特别是核心地段本身的地域剩余价值空间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带来的上涨空间不是很强。另外,统计数据表明交通便捷度因素在人们选房的过程中对于价值的认可占31%的比率。其次是教育、医疗卫生等生活配套因素,占比约为23上。此外,潜在的商业配套因素在人们选房要素中的重要度约为28%。这三种因素加后才对买房人的影响巨大,但是如果仅强调交通这一点是不理性的,人们必须要考虑背后的生活配套和商业配套是否成熟和健全。这三者综合才能决定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否则很难说这样的楼盘价格上涨的空间有多大。
鱼龙混杂的市场也呼吁真正的高品质地铁房。招商地产人士认为;当前业内需要理性地提高地铁房设计和施工的品质。例如在营造好地铁商圈的同时,引入高品质的地铁“入户”项目,这样住户如果可以直接从地铁的负二层坐电梯上楼,让地铁房的全新感受给人们生活带来改变。在买房人越来越挑剔的目光下,仍真正高品质的地铁房靠“内功”接受市场的考验,而不是过分依赖概念的“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