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媒体日前一天(4月18日),丰田章男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还表示,丰田汽车将从4月18日起恢复在日本本土地区50%的产能。就当国内媒体以为日本本土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开始逐渐走出地震阴影之际。4月21日中午,丰田中国突然发布声明,表示从即日起,丰田汽车在中国地区的合资工厂因零部件供应困难,将调整生产计划,至6月3日前,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工厂的开动率下调至50%左右。同时,丰田将夏季休息期调整至5月提前实施,由于部分零部件供应存在严重问题,丰田在中国部分工厂的开动率甚至会下调至30%左右甚至更低。
意料之内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上海车展媒体日的第一天,笔者在上海交通广播的直播节目中,特别聊到了日本311地震对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影响;仅仅两天后,丰田中国便发布了内地合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减产声明。近两年来,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多次经历召回门、爬坡门等负面信息,2010年也未能完成早先指定的100万辆销售目标,到了2011年年初,再次经历雷克萨斯召回事件后,丰田汽车又陷入了311地震所引起的“减产门”。
最乐观的情况下,到今年六月中旬,由于减产事件,丰田汽车将在华损失大约10万辆左右的新车销量,这还不包括从3.11之后到今年三季度期间的进口新车销量损失。总体上看,今年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可能会跌回至2009年的水平甚至更糟。这对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而言,是一次非常巨大的打击,其影响将超过过去两年内的一系列召回事件。
丰田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将开动率下调至50%甚至30%,对其在华所有合资工厂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开动率的下降,直接导致劳动力的相对富裕、员工面临收入下降的压力,临时员工和劳务员工甚至面临暂时失业的可能,这些会影响到员工的情绪;设备产能闲置,对工厂本身而言也是巨大的浪费和损失;零部件企业由于缺少日本进口部件所造成的减产损失可能比整车厂更为严重;与此同时,由于产量下降,对丰田的物流体系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对经销商而言,客户订单无法满足、库存水平急剧下滑等,都会影响到今年经销商的销售和利润。
除丰田外,目前还没有跨国汽车制造商官方表示过在中国地区的减产或停产信息。跨国公司对这一问题的表态显得非常谨慎。丰田在中国内地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大规模减产,是否会引发国内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正常情况下,国内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商的进口零件备货量大约在1至3个月不等,极少数零件会在国内有三个月以上的备货量。对于绝大多数平时供货较为便捷和顺利的进口零件,其备货周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丰田汽车在国内的JIT(Just in time实时生产)做得相对较好这也使得丰田的绝大多数零件备货在一个月左右,目前日本本土的零部件产能大约仅恢复了5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丰田在中国地区工厂也只能维持50%左右开动率的原因所在。
对于那些日本进口零部件备货相对充足的厂商而言,3.11地震的影响可能会在未来的一个月内集中爆发。目前许多厂商已经在努力寻找可替代的零部件或供应商,但这一过程一般需要2-3个月左右,最快的也需要1个月左右,加上日本本土企业普遍遭遇限电、限产影响。这使得多数日本进口的零部件供应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之间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两三周内,可能会有更多的汽车企业因零部件问题减产。311地震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后续影响,正在逐渐显现。
丰田之后,谁会是下一个?是同属日系的本田、日产、铃木?还是欧美系的大众、通用、福特?谁也说不清楚,厂商目前也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减小311地震对国内整车厂产量所造成的影响。有的企业会根据零件的供货情况,改变装配计划,多装配一些对外依存度较低的车型或配置,整体上看,311地震对国内中高档轿车和自动挡车型的生产影响较大,且这一影响将逐渐体现出来。而对于那些本土化程度较高的中低端车型、低配型号或手动档产品的影响相对较小。
济仁小评:正当大家还沉浸于上海车展的热闹中时,国内各大整车制造商已经开始遭受日本311地震后效应的煎熬。丰田是第一家公开表示将减产的汽车制造商,相信在未来两至三周内,还会有一些汽车制造商会陆续表态,如果311地震后日本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核辐射和限电影响的话,今年全球的汽车制造业都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对中国而言,这意味未来两三个月内,整个行业可能出现15%-20%的新车产量损失。
作者:童济仁
版权声明:本文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搜狐汽车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
童济仁希望倾听您的声音,如任何建议和想法,可以致信:georgeren123#gmail.com(请将#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