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茶胜今年香?
钟永圣
在安徽财经大学的师妹李冬梅教授和往年一样,给我寄来了茶叶。但是不是安徽本地产的毛峰、六安瓜片、雀舌或者祁门红茶,而是福建武夷山的金骏眉。师妹随茶亲笔书信一封,解释原因是“因天气灾害,今年祁门红茶的品相不好”,熟悉的茶商知道她每年给东北那嘎的的师兄邮寄最好的红茶,所以特意进了一点儿金骏眉。现在,这桶茶叶摆在我的办公桌上,我望着出神:为什么?凭什么?
我过去有喝茶的习惯,现在没有;我现在有茶可以喝,没有茶就不喝。
高四的时候,喝“五级茉莉花茶”,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比晒干了的向日葵叶子稍微好一点儿吧;大学时喝过老五带来的“大红袍”,喝不惯;真正喝茶上瘾,起源于一位老领导给过我一桶台湾产冻顶乌龙,真是好!但是当时不知道,尽管老领导给我时嘱咐“这个你自己喝”,但是我还是有茶大家喝,帮我干活的研究生一块喝。等到快喝光了,这一帮忙得灰头土脸的兄弟姐妹才恍然大悟:我们一通牛饮的,可能是以后很难喝到的好茶。也真是,从那以后的两三年中,在生活上很是惯着我的妻子帮我找“同样品质的茶”,没有找到。
结束研究生招生办那种驴拉磨式的生活,我开始了龙井茶之旅,“女儿茶”、“小姑茶”、“嫂子茶”和“婆婆茶”,从明前到明后,皆牛饮之。期间,也涉猎各种茶,在南宁借刘力红老师的光,来自云南的普洱茶王请我们品尝极品普洱茶,说是50年的,我相信;后来借张本义先生的光,在大有茶庄老板把压箱底的茶给我们品尝,说是80年的,我开始相信,后来不信。再后来,在本义先生的茶室喝到据说深受英国女王珍爱的“东方美人”,现在只记得那个喝茶用的开片的杯子很好。
知道金骏眉是近几年的事。我们的一对朋友夫妻从武夷山来大连,专门经营武夷岩茶。我才听说“水仙”、“9A”和“石角”这些名称。据朋友讲,金骏眉是刚开发没有几年的品种,是正山小种中的极品。既然是极品,于是我就买来送给两位长辈。其中张本义先生是多年的普洱茶客,可能一开始并没有在意我拎过去的这个叫什么眉的。可是后来先生笑着告诉我:自从你送来金骏眉以后,就不怎么喝普洱了,大家现在都给我金骏眉!其实刚开始时我买茶送给先生,自己没有喝过,我记得自己喝到第一口金骏眉已经是我买给两位长辈之后一年半以后的事了。前年末,首届罗振玉书学国际研讨会,在本义先生的连海堂雅集,先生把我孝敬他老人家的金骏眉拿出来请大家分享,我趁机仔细品,喝了个够,然后我知道,这个茶为什么近5年来突然火得不得了价格飙升!
今年4月6日厦大90年校庆,晚上我借刘国和先生的光,受邀到一位厦大校友梁先生的工作室喝茶,梁夫人一动手,我一下子就聚精会神起来,那是极优雅而专业的,等到大家互相介绍,才知道梁夫人原来是国手级的茶艺师,接待过总书记和总理。我正欣赏她的茶艺,第一泡茶已经送到手边,是金骏眉。夫妇二人轻声介绍着有关这茶的情况,我不动声色地听着,全当是第一回喝。等到梁夫人说“现在已经卖到三四万一斤”时,才吃了一惊:我的朋友给我的价格是8000元一斤,而我只能买二两,顶多四两;要么朋友给我让价太多,要么最近价格炒得太厉害!
今年,先是3月20日朋友连续三年第三次告诉我龙井茶受灾,品相不佳 ;然后是今天4月20日师妹告诉我安徽的祁门红茶也受灾,品相不佳。那么,谁来保证武夷山的茶叶品相?最关键的,怎么才能免除日后的灾害?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时间,习气爆发,连续写了五首打油诗,聊博方家一笑耳!
一
千里邮箱只为茶,
封签未启已香发。
急寻剪刀裁开后,
一纸清书伴眉芽。
二
一纸清书伴眉芽,
为解祁红品欠佳。
人说天气坏茶相,
我道人心坏到家。
三
我道人心坏到家,
世风狡诈争堪夸!
古来明训今犹在,
哪个回头肯自察?
四
哪个回头肯自察,
贪心断尽觉心发。
还如夜半骑瞎马,
何处清宁世无瑕?
五
何处清宁世无瑕,
茗茶今日尚可呷。
扫除心地诸脏秽,
天气来年蕴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