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涛:再见理想


[邹涛的世外桃源]

2011邹涛投资理财与情絮语系列(17):再见理想

/邹涛(邹涛私募基金管理人\“我在休息,钱在工作”邹涛投资法创始人)

201141.深圳

我的生命,就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来自内心的召唤,走在路上。无法停息。

——题记

(一)

我是一个做投资理财的男人。

我现在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投资家。

大部分的时间,除了阅读学习与研究投资理财、管理邹涛私募基金,完善实践邹涛投资法的工作以外,我在做研究,做实战;我在跟不同的人交流,向他们传播我的理念。我喜欢在我所做的事情上,打上强烈的个人印记,坚守自己内心的信仰。我想这就是我活在这个混乱的人世间的生存价值所在---我就是这样的一种男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找鞋,从来无惧世人如何非议。

在现实生活中,我很沉默,喜欢独自在角落里,很沉默的那种感觉。

有一个女子说,看你在博客写的那些情感絮语文章,你是不是很空虚?跟你这样的男人一起生活,应该会很无趣。

我无言以对。

如果只是需要浮躁的喧嚣的话,我想我应该没有资格空虚。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没有资格空虚。

我想我应该是那种外表冷漠沉默但内心丰富感性的男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理想的世界里,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着、痛苦着、沉淀着。

历经36年的人生磨难之后,我的内心已经日益平和,我很喜欢现在这样简单平静、与世无争、清心寡欲、深入简出有书相伴的日子。

(二)

偶尔我会写点什么。
一些感受、或者是一些经验,某种教训,写出来。其实那是些给我自己看的,是跟自己的心灵的一种对话与反思。后来发在我的个人博客上,有朋友给我留言说,每天上班会来我的
BLOG转转,说喜欢我对投资理财的感悟,喜欢我的一些对生活的领悟。

我未曾知道我的读者到底是哪些人。他们留言或写EMAIL给我,或者以某种方式在某个场合对我微笑,事实上,我们大部分的人是一辈子都不会相见的。我们只生活在一种空间里。我喜欢这样的状态,很好的,因为我不喜欢应付陌生人,就如我使用了15年的手机,从来不接陌生人的电话,只看短信。
有时候偶尔去参加某种场合的活动,或者饭局,会突然听到有人对我说,你好像有点面熟,然后对方会说不知是否在哪里见过,说起我的名字,是不是某某人,我会尴尬地一笑,然后沉默。

很多时候,我在暗处。

很多时候,我在明处。

(三)
2009年开始,我要求自己每年去做一次长途旅行,我一直觉得,一个男人,应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要找到一些好老师。09年我去了云南,10年去了江西,今年会去的地方是湖南和四川。在旅途中,在旅馆,在餐厅,在某个山村里,我曾邂逅过许许多多的陌生人。我们会敞开心扉,卸下包袱,但我知道那只是短暂的时间邂逅,然后告别,永远也不再不会相见,各自重新出发。
在云南丽江的深夜,我站在山顶,看到高山上的湖水,那是地球清澈的眼泪。我看到月光照亮玉龙雪山山顶的积雪,一片白茫莽。我和同伴在寂静的山路上行走。。。彻夜难眠。
09
年从云南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旅行感受,名字叫做
我的9,让灵魂远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30d740100ev1o.html 很多朋友看过后,对我说,你后面怎么不写了,关于在丽江的艳遇那段,我笑笑,没有回答,因为没有,所以无法再写。。。。是的,我的生命,平静得与艳遇无关。
我就是一个这样平淡无趣的男人。
(四)
    有段时间,每天差不多工作10个小时,从早到晚,从OFFICE到家。从深夜至凌晨。夜晚累的时候,就一个人趴在家里书房的窗台上抽烟,看着喧嚣都市里霓虹灿烂的南方广阔无边的黑夜天空发呆。我的无数个夜晚,就是这样过去。我那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做什么。但我相信,总是有一些人,和我一样的在夜晚清醒着,却发不出声音。
   
我一直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好公民。因为30多年来,我见过太多弱者,见过太多的悲伤,见过太多的强权,见过太多的无助,那些带着创伤的无法示人的感情,一天一天在我心底沉淀。从年幼时受同村“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先生思想的深刻影响,到后来携笔从戎报效国家,再到后来为理想来到深圳;从1999自己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后开始关注和帮助无数弱势群体出头,到2004年在网上写下《自荐竞选人大代表的公开信》、《做一个真公民的公开信》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民权直选;再到20006年的“三年不买房行动”,2008年的“万人购房团”,2009年的“万人自建房”。。。。我的内心的信仰和理想,从未因为生命的艰难而放弃、妥协。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一些人盲目的生活和找不到出路的痛苦。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真实的理由,所以我要努力要寻找那个疼痛背后的理由。它们是精神的一个内核。我要做一个真正的公民,就必须保留那种放眼于人性而非个人的痛苦的敏感,这样我才能艰苦的走下去。
那是一种艰难的理想。我靠信仰维系。
人间正道很沧桑。

(五)
很久了,我睡觉之前会看一小时的书。一本以前叫《读者文摘》后来叫《读者》的杂志,这本杂志后来它一直陪我走在路途上,20年了。现在,有人写EMAIL对我说,看到我当年写的公开信,觉得他自己也热血沸腾,很是安慰,说世界上还有你这样的一种人存在。
我相信,有些人的活着,只为一种人类的普世价值理想,只为寻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只为每一个卑微的灵魂得到尊重。
我想,我应该是这小部分人中的一员。
我想起我曾选择的生活。那是一条坎坷而流离失所的路。有时候很自豪,有时候很悲壮,有时候又让人恐惧。可是我的生活就是如此。幸福始终是一种幻觉。
我和很多人一起,在这个盛世的幻觉中起伏。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人,他们漂泊过不同的城市,只为找到一个喜欢的地方留下来。告别过很多遭遇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到最后,只为找到一个温暖的人和她相守。就像我所走过的路,就如现在依然坚持自己内心的信仰,始终在坚持,就是为了找到一条路途让自己的灵魂宁静。

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来自内心的召唤,那是生命最真实的灵魂,如果没有,我只是行尸走肉。
30
多年来,我走在路上。
无法停息。
(六)
我曾经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作家,如鲁迅先生般的作家。
当我无法改变世间的无奈与黑暗时,可以用手中的笔,去描写一切。于是我会写《邹涛民生观察》,整整写了几百篇。在过去那些杂乱无章的文字里,零星地破碎地记录过有些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关于生命的价值,关于人生的意义,关于活着和死亡,关于爱情与婚姻,关于公平与正义,关于民主与自由,关于热爱和决绝,关于财富与贫穷……
我承认自己很单薄,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我很容易被打碎,所以心有疼痛。

但我希望这一刻我自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群,一起,沉默地面对,互相安慰,互相温暖,守望相助。
很长的岁月里,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只看到时光的消失和经过,日夜的反复与循环。我只是本能地不想让自己迷失在欲望的人世。
(七)
我从来不记得自己的生日,直到有朋友发短信祝福我才记起。
2010
年的4月,我在深圳过完自己的35岁生日。我独自一人在夜晚登上梧桐山。我在山顶看到我所居住和热爱的这座南方城市里依然灯火辉煌,喧嚣不已,兵荒马乱般的吵闹。我在这个城市,完成了我生命的蜕变。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开,不为别的,只为生命的从新开始。
2011
年的3月底,在我写这篇文字之前,我终于把那台跟随了我快8年的NISSAN卖掉了,它曾伴随我走过那些坎坷岁月,忠心耿耿,无怨无悔。交车那天,我默默为它最后一次清洁,我的心甚至有一种负罪感,我觉得似乎是我在抛弃它。交钥匙的那一刻,因为生活拥有的能够不断重新开始的可能性,因为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一次一次的置之死地而重生,因为那些逝去的岁月、人和物在我面前的消失,我热泪盈眶。
从不追星,但这一刻,有Beyond伴我,这个英年早逝的男人,他依然“活”着。。。。
独坐在路边街角冷风吹醒
默默地伴着我的孤影
只想将结他紧抱诉出辛酸
就在这刻想起往事
心中一股冲劲勇闯
抛开那现实没有顾虑
彷佛身边拥有一切
看似与别人筑起隔膜
几许将烈酒斟满那空杯中
借着那酒洗去悲伤
旧日的知心好友何日再会
但愿共聚互诉往事
一起高呼rock n' roll...
一起高呼rock n' roll 

再见理想
再见前面的36
再见过去的邹涛
人间正道是沧桑。2011
年,我已重生,一切从头开始!

201141夜于深圳寓所    

良师益友交流13902957568(短信)QQ622004512.邹涛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zoutao 邹涛私人信箱[email protected]

 

发布于 房产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