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惠芳:“后新政下”的决策思考探讨


“后新政下”的决策思考探讨

                           

    “新国八条”后,杭州新政出台已一月有余,杭州楼市也经历了整整一个月的“静默”与“冰冻”。据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主城区商品房成交970套,二手房成交1112套,这是今年3月份楼市成绩单,也是透明售房网正式启用后的6年时间里,成交量最少的一个3月份。一方面消费者在观望,需求市场在萎缩;另一方面开发商也大多选择了观望,新推楼盘寥寥无几,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成交量跌入谷底。

  在新政影响下,杭城住宅市场大幅度缩水,那么,杭州楼市未来如何发展?强压之下会否跌价出售?营销策略上又会有什么变动?笔者借这些问题,对后新政的杭州楼市有些思考,与大家交流指正。

 

【后新政思考一】:楼市决策,要兼顾中长期。

    新政调控短期会立竿见影,那么后年大后年呢?为什么如90/70政策当年一实施房价确实被调控,第二三年却反弹更甚呢?除了其他因素,开发供应没跟上也是一个问题。若今年开发商拿地不积极,开发节奏放缓,届时政策又有松动,供应跟不上了,房价的反弹是否更猛呢?而现在通胀的压力,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让房产调控政策往往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结果。

    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在决策拿地或置业选择时,也有考虑到中长期的趋势。当然,“活在当下”是最重要的,如何先解决生存再求发展,如何在“众众芸生”迷茫的时候留得一份清醒和理性,恐怕不仅仅是楼市的决策问题了。

 

【后新政思考二】: 如何让客户从“心动”到“行动”是关键。

    在限购条件下,购房者也会珍惜购房机会,改善瞄准“终极置业”。与刚需购房者相比,改善型购房者表现出明显的“惜买”心态。 “惜买”的改善型购房者更看重房源的优质度和一步到位,对房源的要求也会苛刻些。“将来再换就没有机会了,现在肯定要买套好点的。”有购房者直言。

    因此,作为开发商,现在重要的是了解购房者的购买需求。需求分三种:第一种是“感知需求”,即我要什么——要买房,这是显性需求;第二种是“相关需求”,买房解决什么问题——是想买大一点住舒服点,还是想环境好一点住得心情好一点,或是其他,每个消费者都有他(她)买房的N多理由,但可能他(她)不会明说,也不一定说得清;第三种是“隐性需求”,那是更不会明说,需要你去揣摩和激发的,如身份的象征,尊重的需要等。一方面要把产品做好做出特色,另一方面还要会“吆喝”,学会服务营销。先让客户“心动”,再如何让客户从“心动”到“行动”,这一步很关键。

 

【后新政思考三】:高端物业不妨尝试“以旧换新”

  杭城住宅市场在缩水,正如绝大多数人所预料,其中高端住宅受新政影响最大,不少也抱着接下来看豪宅如何降价的戏份。笔者以为短期内高端住宅不会跌价出售,对于像绿城蓝色钱江、大家武林府、欣盛东方福邸这样的高端住宅来说,小幅度降价对于大多数的刚需购房者意义并不大。

    其次,限购令下,高端住宅受影响最大是毋庸置疑的,其客户群减少也是最甚。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上还存在着不少对高端住宅有需求的购房者,开发商应该及时抓住这部分客户。

    对于高端住宅,开发商在营销策划上考虑如何应对时,个人有个大胆的建议,不妨采取“以旧换新”的方式来锁定一部分有需求而无“购房指标”的禁售客户群。而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就是开发商在当下尽量做好产品品质,过硬的品质是立于市场不败的先决条件,甚至开发商要把产品做到让客户看一眼就想收入囊中的境界,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发商可以采用类似于“依旧换新”的方法。否则,不心动,焉将行动?以旧换新,又能如何?

 

【后新政思考三】:“现在是买房的时机吗?”

     常有购房者问此类问题。我的建议是:一等二看三通过!如果不是很急着买房,可以先稍等一等;但等不是不动,还是要积极地“看”楼盘,做好功课!若有看中的房源,那就要“通过”,积极下单!做功课时要理性,下单时要感性!切记: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

    这些话都是大白话,有人说好像说了等于没说。但就像股市不可预测,不可推荐个股一样,每个人对需求的不同,对抗风险的能力不同,对居住理念的不同,没有完全一样的标准答案,尤其是自住!如果说投资需求,主要考虑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还相对简单;那么自住购买选择,有时还真的就像“谈恋爱”,至少是有缘,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如是自住,即便价格合适,看不中,也难以下单。所以,个人建议自住不要太关注价格,关键要问自己:这是我想要愿买的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