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杨老师:
您好!我孩子正处青春期,对生活没信心该怎么办?
这位朋友:
您好!12—18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卢梭称它为“狂风暴雨”的危险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刚刚从童年步入少年旅途,又逢青春发育期,青春意识萌发、独立意识增强、幼稚与成熟并存,所以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而徒增烦恼。那怎样才能让孩子排解烦恼,借以消除精神上的压力,思想上的苦闷呢?
首先,要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①了解孩子的生理变化——身高明显增加,性机能日趋成熟,出现第二性特征。这个时候的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珍惜自己的性特征。同时孩子的大脑和神经正在逐渐发育,情绪容易波动,感情十分脆弱,需要我们和老师配合适时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帮助。②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有了成人感,希望把他当大人看待,自我意识有了迅速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起来,但能力不强,看问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萌发着性爱和恋爱的需求;人际关系逐渐频繁,渴望找到与自己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相一致的朋友,但不善于把感情与理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针对性的给予他指导和帮助,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创造心平气和、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要经常抽一些时间静下心来,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清楚地了解孩子目前的所思、所想、所好、所行,在这一过程中千万不要着急,也千万不要强迫孩子,也不要表示出对孩子的失望,让孩子将自己的感觉、想法等一览无余的说出来。当我们知道了孩子所思、所想、所好、所行,那么我们就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的对孩子进行恰到好处的诱导、鼓励和鞭策。
其次,我们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说白了就是要把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好朋友、好同事那样去看待(遇事要以商量、意见和建议的口吻,孩子就会体验到自己的人格价值所在而信任父母),当孩子完全信任了我们,而且也感觉到我们是值得信任和尊重的,那时候他一定会对我们敞开心扉的,这样他也就自然会接受我们的教育和指导的。
再次,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要闭上挑剔的眼睛和唠叨的嘴巴,睁开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张开欣赏、赞美孩子的嘴巴。你的孩子喜欢什么,那么我们就以什么来与他交流探讨,同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追求,同时也给予他极大的支持和褒扬,只要我们从此为着眼点,并以极大的热情和行动来欣赏和支持孩子,同时适时的晓明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途径,那么孩子肯定就会以切实的努力而去争取的。
最后,在学习和生活上不要与其他的孩子去比较,而是要与他自己比较,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既可以帮孩子找回自信心,让他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在自信中达到更进一步的成功的目的,又可以激发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进一步从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到乐趣,达到自觉自愿高效率生活和学习的目的。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