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建筑——福州华林寺


    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建筑——福州华林寺

   

1、到北京前,还不懂得福州居然如此宝贝。到了北京后,才知道这座以前常路过的寺庙居然是宋代的木构建筑。

2、古饮马泉。

3、俨然有唐风残韵。资料:北宋乾德二年,吴越国王钱氏割据时,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名“越山吉祥禅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越山环峰”,明正统九年赐额“华林寺”。

4、资料:华林寺历经几多春秋,仅存大殿,后增建山门、左右配殿和廊庑。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单檐九脊顶,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

5、资料:华林寺历经几多春秋,仅存大殿,后增建山门、左右配殿和廊庑。大殿为抬梁式构架,单檐九脊顶,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大殿有18根木柱,柱子以上全由斗拱支撑,不用一根铁钉。其建造手法在全国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对日本镰仓时期的“大佛样”、“天丝样”建筑风格影响颇大。

6、保护起来的一些旧雕刻

7、资料:华林寺大殿经受了千年风雨的考验,至今保存完好。这种木柱风格流行于南北朝时期,隋唐以后已不多见。它的建成,比《营造法式》这部建筑史上有里程碑之称的官方典籍还要早近200年;比浙江宁波的保国寺大殿和莆田的元妙观三清殿要早半个世纪左右。

8、水井石栏杆残构

9、据说是宋高宗赵构的篆书残碑

10、出了华林寺,往南走不多远,看到了福州鼓楼遗址。我还记得,原址上原来是家不小的食品店。资料:福州鼓楼在明《闽都记》中被称之为“全闽第一楼”,始建于唐元和十年,宋嘉佑八年郡守元绛进行扩建。千百年来,这个楼共经历七次更名、十次大修大建、五次火灾、一次飞机轰炸,屡毁屡建,大失原貌,上世纪五十年代因马路扩建而彻底消失。

11、街边的古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