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生存状况堪忧
当前,中国上到中央、下到地方政府都在关注、维护农民工利益。在农民工地位、权益日益增强的同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生存状况却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较农民工而言,日益恶化,令人堪忧。
一.政治待遇上,被重视、被关注程度很低,甚至没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加之是政府职能延伸者而被误认为是强势群体,很少有人关注,为他们争取利益。另外,某些政策决策者、制定者和上级政府机构为了取悦百姓,不敢在政治层面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谋利益。这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逐渐就被人遗忘了。在现实生活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得不到领导的重视、下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处在左右不是人的状态。在处理公共事务中,只要与百姓发生矛盾、冲突,特别是公众媒体介入时,百分之九十处理结果都对其不利,不管有错没错,都要担当责任,谁叫你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呢?
二.经济待遇上,收入并不比农民工高,刚性支出却比农民工大得多。事业单位经过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制度执行,没有其他收入,跟农民工的工资不相上下,甚至比农民工的工资低,但刚性支出却比农民工大得多。现在农民工的工资在国家的重视和关注下,已大幅增加。农民工有土地,家庭有种植收入,家庭所需的粮食、蔬菜不需购买,不是纯粹的无产阶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却是纯粹的无产阶级,家庭所需的粮食、蔬菜什么都是购买。特别在房屋购置上,农民工只花10万多元,就可以盖很漂亮的楼房,因为土地不用花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用10万多元,能在城市购一套楼房?还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入事业单位所付出的上学等费用,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家庭比农民工家庭贫困得多。粗略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生存状况比农民工差。他们也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弱势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理解。他们的苦得不到正常的诉求,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心态失衡,受到压抑,工作无积极性,办事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政府职能的延伸者,是公共服务的具体实施者。如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得不到保障,势必影响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损害农民的利益,甚至影响政府机构的正常运作,关系政府形象,关系国家稳定。
实际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他们的利益应该加以重视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