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千灯古镇


游千灯古镇

喻建国

 

从昆山市震川东路黄浦江路口的格林菲尔华美达大酒店出发,先把车开到长江南路,而后沿长江南路向北一直开去,看到古镇千灯的指路牌,前行不远,就到了千灯古镇。公路旁有一个大水泥牌楼,上书“千灯古镇” ,它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昆山市区东南方。古镇小河前有一个大的停车场,我们把车停妥后,跨过小石桥,就正式进入了古镇。一条石板街,南北贯穿古镇,并连接各支路,状似一条蜈蚣,全长近2公里,主干街道长800米,由2072块长条形花岗岩铺设而成。石板下面设有既宽又深的下水道,与古镇各处的河埠、河滩相连通。走在这条古道上,面对两旁的古屋,真有点不甚唏嘘之感。现下古屋底层店面的经营者几乎全部是外地人,改革开放所带动的全国人口向生活适宜区广泛迁移的内效应也在这里得到生动的反映。此条古街的排水功能曾获得古建筑专家的赞美,即使下滂沱大雨,石板街上从不积水,转晴即干。 千灯的古河埠约有二百多个。它的构筑真可谓千姿百态。镇市中心有宽大的公有码头,专供大船停泊,装卸货物。

古镇的参观门票每张60元,本省60岁以上老人、外省市70岁以上老人,凭证免票。不过若是不进可供参观的馆院,只是在古街上溜达,就无需门票。古镇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享有金千灯之美称。镇上有多处可供游览和参观的古迹和特色馆院。我们主要参观和游览了顾炎武的故居、顾园和千灯馆。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学者,千灯是他的故乡,他

出生于1613年,卒于1682年,生于千灯,卒于山西曲沃。后经其后辈将遗体护灵回千灯安葬。在顾炎武故居的参观过程中,我们比较全面地领略了这位名士坎坷的一生。他曾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明亡,又多次投身抗清起义;而后辗转于山东、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务实经营,理论联系实际。他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警句曾焕发了多少中华儿女投身爱国爱家爱社会进步的斗争。

顾园就在顾炎武故居旁,我也不知此园是否为亭先生世家所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此园已经现代修缮,面目全新,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虽严冬,娇花仍艳。园中常见雕塑,多是追述亭先生生平的,我等五人频频在这些雕塑前留影。还有一样十分独特的陈设,顾炎武所生活过的八处地域的泥土摆放在一米长直径约为15厘米的玻璃瓶中,细观这些泥土,各有其特色,极其可人。

千灯馆也极有特色,整幢建筑的屋宇,间间都陈列着各式灯具,真是中国古灯的集成,起先我还不信能有千灯陈设于此,我就逐一细数,几间陈列室数过后,只需略加运筹,就清晰可知,千灯不假。如果在此待上一周,我倒可以写出一篇长长的千灯考证。

只因时针已显示13点半,快去找午饭,岂料千灯镇上竟没什么饭店。只得摆驾回嘉定城,很多饭店早已歇炊,差点吃不成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