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汝为:纪念抗战胜利的天津街名


    多伦道、独山路、芷江道、常德道、台儿庄路、张自忠路……

 

        纪念抗战胜利的天津街名

 

谭汝为

 

1946年,抗日胜利不久,以全国的省名或市县名 命名了上百条天津街道。在今人看来,似乎选用了一些地处偏远且名气不大的地名,如百货大楼附近的多伦道,西开教堂前的独山路,黄家花园附近的襄阳道、芷江路,体育馆附近的宜昌道、常德道,以及横跨和平、河西两区的台儿庄路等等。多伦、独山、芷江、常德、台儿庄,这些地方究竟在哪个省哪个地区?现在的年轻人恐怕难以完全答对,更遑论曾发生在那里的历史事件了。但在当时,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这些的响当当的神圣地名,尽人皆知;因为那里曾是中华儿女与敌寇殊死搏斗的抗日战场。当时的人们路过这些曾是租界地的街道,念叨着这些带有特殊意味的新街名,就不禁忆起抗战的悲壮,激起对英烈的缅怀,发出胜利来之不易的喟叹。

 

察哈尔东部重镇“多伦”,是长城口外的商业中心和军事要地,曾一度被日军占领。19337月,在吉鸿昌将军的指挥下,抗日同盟军经五天激战,一举夺回多伦,将日本侵略军赶出了察哈尔,保证了长城一线战事的基本稳定。

 

著名的抗日战场“台儿庄”,是山东省枣庄市辖区,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被称为“山东南大门、江苏北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春,日军华北方面军企图南下和华中派遣军会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与日军激战,毙伤日军一万多人,使日军精锐师团遭毁灭性打击,成为抗战以来中国军民取得的最大胜利。因此,台儿庄赢得“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美称。

 

湖北襄阳,是天津老市长张自忠将军率部与日寇决战的战场。19405月,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调集15万精锐部队发起了攻占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的枣宜会战。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毅然率部东渡襄河,抗击来犯之敌。他身中数弹,战死于十里长山。张自忠部截敌后路并阻敌西进,彻底粉碎了日军进攻襄樊、威胁老河口的企图,使整个战局转危为安。张自忠是二战中盟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国共两党分别在重庆和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都有“张自忠路”,以示对这位抗日英烈的永远纪念。

 

 以湖北宜昌为中心的鄂西会战,从19435月开始,历时一个多月。战线东起湘北滨湖之华容,西止长江西陵峡口之石牌,绵亘千里。我军将士同仇敌忾,血战到底,使不可一世的侵华日军遭到空前惨败。

 

 194310月,日军集中15万兵力发起常德战役,企图占领湖南常德,威慑陪都重庆,打通其在中国国内的南北交通线。中国军队为保卫常德,誓死杀敌,与日寇浴血奋战,气壮山河。

 

 独山地处贵州南端,与广西接壤,是大西南进入两广地区的重要通道。1944年,日军企图由广西北上独山,以进攻贵阳和重庆。日寇窜入独山后,在黑石关和深河桥先后被我军民击溃,被迫退出贵州,其入侵西南腹地的梦想就此破灭。

 

                    

                       (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丰碑——湖南芷江受降坊)


 

芷江位于湖南省西部,现为怀化市下辖芷江侗族自治县。 1945815,日本政府接受《菠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821日,日军今井武夫副总参谋长一行,奉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茨之命,由南京飞抵湖南芷江进行乞降会谈,交出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中国军方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的备忘录。“芷江受降”宣告侵华日军彻底失败,写下我国近代史抵御外敌入侵首次取得完胜的光辉一页。19462月建于芷江的受降纪念坊,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丰碑。“芷江受降纪念坊”是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六座凯旋门之一,其他五座分别坐落于罗马、柏林、米兰、巴黎和平壤。

 

正是:寻常巷陌再现风云沧桑,普通地名昭显抗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