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政策二季度全面爆发抗通胀


  摘要:2011年4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公布了2011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经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8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6788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543亿元,增长9.1%。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1%。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5.0%。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5%。分类别看,食品上涨11.0%,烟酒及用品上涨2.0%,衣着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1%,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6.5%。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环比下降0.2%。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表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把今年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4%左右。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环比下降0.2%。这是自2008年8月以来中国CPI的最高水平,创下了32个月以来新高。针对物价上涨现象,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是可控的。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都有所上涨,但是由于中央对物价的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物价调控措施。从3月份的情况来看,CPI的环比数据比2月份下降了0.2%,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CPI破5,在预料之中,之前预测3月份的CPI可能会回落,但目前看来,控制在4%以内的难度比较大。2008年CPI增幅计划控制在4.8%以内,而全年CPI实际上涨5.90%,目前保物价稳定,控制通货膨胀,仍然显得较为紧迫。尽管中国今年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将CPI涨幅控制在4%的范围内依然有压力,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关键是看政府的物价调控力度。

  

    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创32月新高,环比下降0.2%。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较2010年四季度同比增长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从本月首次发布的环比数据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1%。尽管GDP的同比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落,但仍符合市场预期,处于平稳较快的发展之中。年内的GDP增长预计将维持在9.5%左右。

    物价指数方面,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5%。其中,食品上涨11.0%,居住上涨6.5%。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环比下降0.2%。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1%,3月份上涨7.3%,环比上涨0.6%。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2%,3月份上涨10.5%,环比上涨1.0%。

    3月的CPI同比上涨略高于市场的平均预期,达到了2008年7月以来的新高,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环比增长出现回落,表明物价的调控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拉动CPI上涨最主要的动力仍然是食品类的价格,3月食品类CPI同比上涨达到11.7%,达到了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认为,CPI突破5%,通货膨胀的压力继续存在,预计4月下旬提高准备金率,五一后加息可能性很大。同时,目前CPI的统计对象和方法,带来的回避实际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2月份房价同比上涨了10.5%,但由于居住类在CPI的比重太小,只有10%左右,所以在CPI中就体现不全面。3月份房价的具体统计数据,4月18日才能公布,此次房价依然不直接纳入CPI核算,但呼声依然不减。货币政策还是会逐步紧缩,只是手段更多的是以数量型手段为主。如窗口指导银行贷款,加大央票发行量,以及可能第三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此外,除开货币政策以外,中央可能还是会利用土地这个宏观调控的工具,来实现抑制房价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又是一个转型的经济,通胀实际上是相对较低的,按照8%-10%的经济发展速度,5%-6%的通胀水平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投资方面,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465亿元,同比增长25.0%,较2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846亿元,同比增长34.1%,较2月下降了0.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为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放缓体现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表示,随着调控深入,房地产市场产品正面临结构性调整,保障性住房将成为开发商的重要选择。在调控措施密集,土地、货币政策倾斜的背景下,投入保障性住房项目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具有市场风险低、收益稳定的优势。在建工程都有一个周期,此外,由于保障房建设的持续加强,导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依然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三线城市多半不受限购令的影响,一季度商品房销售状况良好。事实上,如果房地产调控进一步加大,比如继续执行严格的行政性的限购令,房地产交易量下降,必然也会影响到房地产开发商的买地和开发的积极性。

    2011年4月14日,央行发布201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一季度,本外币贷款余额52.61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70亿美元。报告显示,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2.61万亿元,同比增长17.6%;一季度本外币贷款增加2.39万亿元,同比少增4008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9.4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0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

    报告指出,分行业看,住户贷款增加755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3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2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2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830亿元,票据融资减少2622亿元。3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794亿元,同比多增1727亿元。外币贷款余额477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270亿美元。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认为,货币方面,从央行昨日发布的货币供应量情况看,M0、M1、M2的同比增长均出现反弹,其中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6%,高于2月的15.7%。尽管从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来看,货币方面有所放松,但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连续大额操作不断回收市场流动性,仍然体现了货币政策偏紧的态势。另外,由于3月的外汇占款数额超过4000亿,远高于2月的数量,加之目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因此本月仍然存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总体来看,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增长速度平稳,但是物价水平依旧居高不下,调控物价仍旧是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因此预计二季度政府的紧缩政策仍将得到延续。

    4月15日财政部公布,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631.35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607.91亿元,增长26.7%。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532.68亿元,同比增长21.8%;地方本级收入4098.67亿元,同比增长31.3%。一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26125.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498.67亿元,增长33.1%。其中,中央本级收入13058.65亿元,同比增长31.5%;地方本级收入13067.09亿元,同比增长34.7%。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23438.85亿元,同比增长32.4%;非税收入2686.89亿元,同比增长39.6%。

    一季度财政收入增幅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增长带动税收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3%,一般贸易进口增长37.4%,商品房销售额增长27.3%,相应带动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等较快增长。二是价格上涨带动以现价计算的相关税收增长。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2%,带动以现价计算的相关税收相应增加。三是受部分上年末收入在今年初集中入库等特殊增收因素的影响,进口环节税收等相关税种增幅较高。四是部分地区按有关规定,今年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使非税收入大幅增长。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指出,房地产占到全国财政收入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涉及60个相关产业增加的利润税收,另外是房地产交易的13种税和53种费成为政府主要房地产收入的组成部分。而土地财政占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30%-60%的高比例,说明房地产是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口,一旦房地产政策调控继续收紧,政府财政收入必然受到影响.

    从财政收入走势看,受年初进口大幅增长以及部分上年末收入在今年初集中入库等因素影响,1-2月收入增幅较高(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6%,中央本级收入增长35.6%),3月份起收入增幅已明显回落(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6.7%,中央本级收入增长21.8%)。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以及一些特殊增收因素消失,预计财政收入增幅还会有所回落。

    3月份,全国财政支出7570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646.05亿元,增长27.8%。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282.36亿元,同比增长17.7%;地方财政支出6287.64亿元,同比增长30.1%。一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支出18053.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23.61亿元,增长26%。其中,中央本级支出3130.13亿元,同比增长11.1%;地方财政支出14923.44亿元,同比增长29.6%。地方财政支出增幅较高,主要是为提高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预算执行的均衡性,从2010年起,每年9月30日之前,中央财政将下一年度数额相对固定的转移支付指标提前通知地方,并组织省、市财政部门参照中央财政的办法提前对下通知转移支付指标,促进了地方预算执行进度加快,支出增幅相应提高。

    全国财政支出主要项目情况: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32亿元,增长44.5%;教育支出2593亿元,增长19.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61亿元,增长21.5%;农林水事务支出1540亿元,增长37.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90亿元,增长38.9%;医疗卫生支出769亿元,增长55.6%;科学技术支出489亿元,增长35.7%;住房保障支出267亿元,增长25.1%。

    一、2010年社会融资规模14.27万亿元,今年一季度4.19万亿元.初步统计显示,从2002年到2010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由2万亿元扩大到14.27万亿元,年均增长27.8%,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9.4个百分点。2010年社会融资规模与GDP之比为35.9%,比200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融资结构呈现多元发展,金融对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一是2010年企业债融资和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分别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8.4%和4.1%,其中企业债融资比2002年上升6.8个百分点。二是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占比明显上升。2010年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分别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16.3%、7.9%和2.7%,分别比2002年高19.8个百分点、7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

    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同比少增3225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474亿元,同比少增457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204亿元,同比多增168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91亿元,同比少增2047亿元;银行承兑汇票增加7611亿元,同比少增147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551亿元,同比多增1874亿元;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1558亿元,同比多增309亿元。

    从结构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3.5%,同比低4.1个百分点;外币贷款占比3.5%,同比低0.8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7.6%,同比高4.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2%,同比低4.5个百分点;银行承兑汇票占比18.2%,同比低1.9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0.9%,同比高4.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3.7%,同比高1个百分点。

    二、广义货币M2增长16.6%,狭义货币M1增长15%.2011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5.81万亿元,同比增长16.6%,比上月末高0.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6.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一季度净投放现金257亿元,现金投放回笼正常。

    三、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70亿美元.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2.61万亿元,同比增长17.6%;一季度本外币贷款增加2.39万亿元,同比少增4008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9.4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0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755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3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2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2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830亿元,票据融资减少2622亿元。3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794亿元,同比多增1727亿元。外币贷款余额477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270亿美元。

    四、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3.98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12亿美元.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76.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7%;一季度本外币存款增加4.04万亿元,同比多增776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75.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0%,比上月末高1.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3.98万亿元,同比多增54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6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844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3460亿元。3月份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68万亿元,同比多增1.12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369亿美元,同比增长9.4%,一季度外币存款增加112亿美元。

    五、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明显回落.一季度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40.09万亿元,日均成交6681亿元,日均同比多成交1155亿元,同比增长20.9%。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93%,比上年12月份回落0.99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98%,比上年12月份回落1.14个百分点。

    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24.4%.2011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5564元人民币。

    注:社会融资总量,即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人行目前执行的统计口径为:社会融资总量等于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等各项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