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中应该买大盘基金还是小盘基金


    紧缩中应该买大盘基金还是小盘基金

  这个题目是这么来的。我一个同姓人喜欢在《华而街日报》写点股票评论,最近他有一个观点,在紧缩预期下,出于对流动性担心的预期,应该积极介入大盘蓝筹股票,而谨慎介入小盘股。那天,一个同事突然问:我是不是应该把那只小盘基金卖掉?好久不写东西的我于是想:紧缩预期中应该买大盘基金还是小盘基金?

  我这个人偏好数学。大多读数学的人偏好讲逻辑。我坚持所有投资都讲逻辑。买基金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我认为合理的逻辑,即使你把那只基金或者股票吹得天花乱坠我也不动心。

  买大盘还是小盘基金也要讲逻辑。从理性上说,当流动性出现问题时,股票价格往往会出现震荡下滑的倾向,于是市场的选择会发生很大的分歧,这时候完全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资金寻求安全,投入到所谓蓝筹股票中。另一种是由于流动性问题,大盘蓝筹的投资“头寸”会发生短缺现象,人们出于交易机会的需求会将资金投入到故事更多,更容易用少量资金就可以被“炒作”的小盘股中。这个分析是受到历史经验的支持的。股票市场中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在流动性泛滥时期,整体上大盘蓝筹的表现要远远好于小盘股,估值明显提高,而在流动性缺乏时期则刚刚相反。这就是为什么在流动性泛滥的2007年中国石油可以被炒到奖金48元的根本原因。出于如上逻辑,我个人虽然不赞成所谓“技术分析”,但我认为,买大盘还是小盘还是有“时间窗口”。

  目前的“窗口”是这样的:历史看,大盘蓝筹虽然估值还是较低,但最近得到明显修复。其中中证100指数从去年7月的2400点左右上升到目前的3080点,涨幅达到奖金30%;超大盘指数从去年7月的1800点左右上升到目前的2200点,涨幅达到22%。这期间虽然小盘股涨幅高达40%,但却从去年11月的7500点左右下跌到目前的6400点。跌幅达到15%。而同期超大盘则从2360点下跌到目前的2200点,跌幅达到6.7%。跌幅只有小盘股跌幅的45%左右。从这个情况看,抛弃小盘股的机会成本明显开始提高。从市场预期看,仅仅从资金面上看,紧缩与扩张隐私并存。短期看,一方面,经济增长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流动性远远不断;另一方面通胀预期带来的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央票发行等等紧缩政策的出台将成为确定性事件。长期看,经济结构调整之因将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成为必然之果。另外,诚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一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担忧的,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信贷膨胀和资产价格涨势令人不安。中国大陆和香港目前的信贷仍在高速增长,对房地产价格可能出现急速回落及其影响的担忧正日渐加剧。

  所以综合起来看,资金面和基本面都处与胶着状态,上行乏力和下行不得的局面概率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大盘和小盘各持一半的态度可能成为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