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是我,我会选择理想还是现实?
——张爱峰
13号晚上去看盟邦的话剧《如果我不是我》,感觉非常惊喜。一直对盟邦出品的话剧抱有好感,没想到果然震撼。跟《艳遇十小时》比起来,这个话剧的故事没那么复杂,但充满了真挚的感情。
郑多多快要和高露结婚了,还和初恋情人莫默来往,并约在家中过夜,可又不愿意让莫默知道自己有女朋友,所以说同住的好友孙同帮忙,结果闹出了很多笑话。当谎言被拆穿后,孙同和莫默相爱了,但郑多多坚决反对。爱情与友情,谁更重要?孙同与莫默的爱情充满了重重阻力,先是爱情PK友情,然后是爱情PK事业、亲情!孙同在妈妈要死要活的情况下和莫默分手了。孙同给了莫默新的人生,她勇敢地辞去银行的工作去边区支教了,可孙同却无法拯救自己,还是要违背自己的理想去做一个大学教师。最后,孙同还是去追自己的爱人了。故事很感人,很多观众都哭了,我也哭了!
盟邦的话剧剧本都很强,这个剧本并不比《我不是李白》弱。这个剧本除了爱情与亲情、友情、事业的PK外,还涉及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现实与理想,你如何选择?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几个?当你的理想职业无法谋生,无法给你稳定的收入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坚持?我认识很多地下歌手,在酒吧唱歌挣不了几个钱,过着很悲惨的物质生活,可依然苦苦坚持,但我相信放弃这个梦想的人更多吧!理想也许只是一个追求的过程吧,更多的人努力一生也无法达到。象卡夫卡、陶渊明、尼采、梵高这样的死后才被称为大师的,也仍然是少数。所以大多数选择了放弃,开始找份踏实的工作,默默地过着房奴、卡奴、孩奴的生活。就像莫默说的那句台词:抗争或者妥协,你只有两种选择,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你妥协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你的理想就这么OVER了!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这也许就是幸福,可又有几个人能这样活着?看这部话剧总让我想起摇滚歌手汪峰的《小鸟》那句歌词“理想总是飞来飞去/虚无缥缈/现实还是实实在在/无法躲藏”。
说到人物的表演,最初看的感觉有点青涩,像是大学生戏剧似的,但越看感觉越好看。就整体而言,孙同和妈妈的演出相当精彩,能深入地刻画人物内心,也能很好地搞笑,用故事情节来搞笑,而不是纯粹咯吱人那种搞笑。莫默的表演也相当到位。郑多多和高露的戏份少,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编剧应该给郑多多多一点的戏份,刻画的再深入一点,深刻反映男人一夫多妻的想法。情节中记忆最深的就是孙同给莫默升国旗那段,太搞笑了!还有就是莫默走后,孙同把墙壁推倒的过程,也许隐喻着要打破枷锁与桎梏,去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生活吧!男猪脚孙博的演出太精彩了,不比《我的祖宗十八代》差,为孙博鼓掌。
剧里的音乐也很不错,那首唱朋友的歌词写得很棒。灯光和舞台设计倒是没有太出彩的地方。
如果我不是我,那么我会选择现在的生活,还是另一种生活呢,现实和理想,到底如何去选择?这也许就是这部戏的魅力所在吧,就是值得观众思考和回味的地方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