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亮说志愿之六:学业规划面面观


    前面呢,我们讲到高考志愿决策的指导思想为学业规划,那么什么是学业规划呢?学业规划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是什么呢?等等,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学业规划的有关问题。

     首先,我们来讲,什么是学业规划,学业规划简单地说,就是规划学业,即筹划一下、设计一下自己未来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求学的机构或者地点等有关问题。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内容(也就是专业),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才,然后在市场中的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就业并实现人生发展。然后对此影响的因素还有所在的学习机构,即在什么样的学校来读这一专业?另外还有学习的方式及日常的学业管理等等。因此呢,学业规划的完整概念是指:为了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而其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具体来讲,是指在求学者完成文化启蒙阶段的学习以后,也就是在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的源头上(一般为初中毕业),通过对求学者的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和未来、正确认识,确定其人生阶段性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路线(专业和学校),然后结合求学者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作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时间、精力、资金等)获得阶段性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换言之,就是通过解决求学者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在哪里学等问题,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时间、精力和资金)通过学习成长为满足阶段性职业目标要求的合格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并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学业规划是通过升学决策与学业管理来实现和完成的。升(求)学决策与学业管理是学业规划的具体化与日常化,升(求)学决策是指中学毕业生(求学者)在升(求)学时对下一阶段学习专业、学校与方式的选择,而学业管理则是通过学生对自己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计划与安排,通过品德修养、智力开发、身体锻炼及其他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以确保其完成学业后,成长为适应社会经济(人才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进而顺利实现自己的阶段性职业或事业目标。

    那么,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一定要有学业规划呢?它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呢?其实呢,这也是升学就业体制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原来,升学就业都由国家安排,学生只需努力学习就行了,然后考上名牌大学,国家分配一个优越的工作,成为国家干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自己面向市场找工作,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学什么东西才能将自己打造成适应市场需要的精品人才?于是就有了学业规划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