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置费”进入了谁的腰包?


    

“安置费”进入了谁的腰包?
 


快毕业了学校还要收1万元的“安置费”,西安对外贸易职业学校铁路乘务专业的学生对此气愤不已。对此,校方称:“收1万块钱是为学生找工作疏通关系,这个还算便宜。”(3月31日 《西安晚报 》)

为何要向学生收取“安置费”?据说,是为给学生找工作疏通关系的费用,学校还称,这还算便宜,现在社会上,如果空乘专业找工作,每人至少要花20万到30万。相比于20万来说,1万元的确不贵,但这笔钱合法吗?

据了解,物价部门从来没有给任何一个学校,审批过“安置费”的收费项目,这明显属于违规行为。而找遍法律,恐怕也找不出收取“安置费”的依据。而学生读大学,已经花费了不少钱,临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却要被收取1万元的“安置费”,钱虽然不是很多,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初,学校承诺,学生毕业了会安置工作。这样的承诺自然很有吸引力,估计当初也没有说要收“安置费”,这笔突然加上的“安置费”是早有预谋,还是在向现实低头?无论如何,这笔“安置费”都是师出无名,收得让人闹火。

令人吊诡的是,20多学生的“安置费”没有退还,其理由是学校为他们找到了工作,并已开始在铁路部门上班。这么看来,学校也并非是胡闹,上交了“安置费”,的确也是有效果的。那些退还了“安置费”的学生,想要找到铁路部门的工作,恐怕是很难的。

为何上交了“安置费”就能够如意上班?难道铁路部门招人,要收“安置费”?其实,所谓的“给学生找工作疏通关系的费用”,说穿了,也就是行贿费。对于有腐败嫌疑的“安置费”,不查个水落石出,肯定是无法向公众交待的。

1万元的“安置费”究竟进入了谁的腰包?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们现在并不能下结论,但无妨猜一下。可能是全部交给了铁路部门,学校没有一分钱的回扣;可能是学校和铁路部门按照比例分了;可能进入了私人的腰包……各种情况都有可能。

“安置费”不能成为割学生身上肉的“刀”,不能成为腐败堂而皇之的公然借口。“安置费”,何时才能消除?

新闻链接:http://news.sohu.com/20110331/n2800732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