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市复苏带来利好 中国汽车出口企稳回升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全球汽车市场复苏迹象明显,这为我国的汽车出口带来了利好。2010年,我国共出口整车(含成套散件)及各类底盘56.6万台(辆),同比增长53.0%,出口金额69.8亿美元,同比增长34.5%。从数据来看,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在2010年开始企稳回升,汽车出口企业数量也开始明显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同类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众多不利因素带来的挑战。

 

    全球汽车消费复苏曙光初现 新兴国家领涨车市

    2010年全球的汽车销量达到7200万辆,相比2009年的6500万辆增长了11%。去年全球家用小汽车交易火爆,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销售市场发展不均衡。欧洲市场疲软,亚洲市场则尽显繁荣。此外,巴西、俄罗斯以及北美市场汽车销量均有所增加。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继续狂飙猛进,顺利突破1800万辆,并且成功超越美国在2001年创下的1781.2万辆的历史最高纪录,真正成为世界第一销量大国。印度在2010年成为了福特、通用和丰田三大车企的福地,三家企业在印度市场销量均大幅提升。

  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曾让美国汽车市场在2009年创下27年以来的最低纪录,整个市场遭受重创。2010年,经济的恢复增长以及失业率的下降,使得消费者购买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法国车市在年末猛然发力,消费者纷纷赶在政府刺激政策结束前购车,为年末车市带来了华丽收尾。

  

 

    中国汽车出口企稳回升 自贸区的拉动效应显现


    2010年,在国内汽车市场持续增长的同时,在此前经历了两年低谷的汽车出口市场,也迎来明显升温。在汽车出口主要品种中,轿车和客车增速明显高于载货车,分别出口17.99万辆和7.64万辆,同比增长75.67%和85.81%;载货车增速低于全行业,共出口20.90万辆,同比增长27.95%。2010年,上述三个品种共出口46.53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82%。

    中国汽车继2010年取得了出口56.6万辆增长53.0%的良好成绩以后,2011年也延续增长态势,迎来了“开门红”,2011年1月份出口汽车5.2万辆,增长37.7%。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整车出口在2010年呈明显恢复性增长,但总量仍低于2008和2007年,要达到百万目标,还需要不断努力。

 

2005年-2011年1月中国汽车出口量及同比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截止目前,我国汽车已出口到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出口量位列前三位的为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和越南,分别为4.7万辆、3.3万辆和3.1万辆。

    在2010年对其出口超过1万辆的国家中,增速最快的是巴西、俄罗斯、哥伦比亚、智利等国。尤其是向俄罗斯的出口,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低谷后,重新出现快速增加趋势,其中以轿车出口增加最快。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2010年我国汽车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增多,但是主要出口市场仍然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向西欧北美等发达汽车市场的出口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排放标准、安全标准等较高,市场开拓仍然面临众多困难。

    与此同时,自贸区的建设对我国汽车出口的拉动效应开始显现,向南美地区尤其是智利和秘鲁出口增加迅速,成倍甚至几倍增长,这种变化得益于中国—秘鲁自贸区、中国—智利自贸区等自贸区协议的签署,对我国汽车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0年,奇瑞成为我国汽车出口数量最多的企业,其次为长安、长城、东风、北汽等。其中,力帆、长城等民营车企出口增长较快,值得关注。2010年,排名前十家汽车生产企业共出口汽车42万辆,市场集中度达到74.49%。

    

    新老问题交织施压 国内车企积极应对


  从2010年汽车出口的数据分析,我国汽车出口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上涨,给汽车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压力。虽然部分产品能够通过提高生产率及合同条款的制定来消化吸收,但是汇率的波动使出口企业难以把握,只能通过出口汽车的美元价格上涨释放出来,最终削弱价格竞争力。


  二、汽车出口价格相对低廉,出口车型大部分集中在低端,造成国内同类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利润率减少,同时,过度价格竞争会给其他国家针对我国汽车产品的反倾销制造口实。


  三、对大多数汽车出口企业而言,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和备件供应等服务支持网络的建立,成为制约汽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尤其对于一些刚刚进入的新市场,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一些国家的认证壁垒较高,尤其是发达国家,如果仅仅依靠单个企业去做,耗时长,程序繁杂,费用高。


    应对以上问题,中国车企必须改变目前的廉价策略,提升中国汽车的品质和品牌价值。现阶段,应对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车企可以提高售价、降低成本,并选购汇率对冲产品进行避险,短期内还可以避开美元,以人民币结算,但这些只是过渡性的措施,长期对当地代理商并不利。


    长远来看,随着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中国汽车企业必须要开拓海外市场,所以在价格优势丢失之后,必须转变出口方式,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 

 

    

作者:搜狐汽车评论员 郑雪芹

 
授权状态:本文作者授权搜狐网独家刊载此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