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年度《福布斯》富豪榜即将出台。16年来仅两次丢掉全球首富头衔的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这次铁定无法登上富豪榜榜首,原因是他已把近一半财产捐给慈善机构。
2.近日,备受关注的佛山高明“茅台局长”谢安华在双规后手写自辩书,称所作所为“都属于正常人情往来”。据悉,谢安华在高明素有“茅台局长”之名,每宴必喝茅台酒,传言被查处时从他家中搜出20多箱茅台。
3.3月8日,已经东游美国的“地产一哥”王石在年薪上“击败”任志强,2010年王石从万科领取的薪酬为760万元,任志强的年薪则为758.17万元,成内地房企薪酬第一人。
4.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提议晒国家账本提供“说明书”,他指出现有的报告只有简单的几个数字,建议中央预算的每个执行部门都提交一篇文章,详细解释自己这个部门的钱都怎么花的,为什么要这样花。
5.华声论坛上网友爆料,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喀旗)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5家单位同时建起了豪华办公大楼,可谓工程浩大。
6.教育部部长袁贵仁8日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表示,“985”、“211”已经关上大门,被公认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组织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
7.2010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是五年前的2.3倍,比上一年增长18.4%。但仍不及美国的1/6。
8.被告肖传国本月中下旬即将服完刑,方舟子、方玄昌8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刑事申诉状,希望发回重申。
9.日前,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为扩招算了一笔账:每扩招一名学生一年将亏损2000元左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教育质量的“缺斤短两”。
10.参加人大甘肃团会议的中石油集团前总经理陈耕在访问中表示,国家能源储备严重不足,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仅够用半月,还不到国际标准的20%,“中东及北非事件若持续半年,对中国打击最大”。
11.面对又一次爆出的“陈晓近期离职”传闻,国美电器和黄光裕家族都选择了沉默。不过,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陈晓的“退出”确已进入倒计时,更有消息称陈晓已离任,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长。
12.新浪于3月7日发布基于新浪微博的即时聊天工具“微博AIR”。这款工具除了集成了新浪微博的众多功能外,还可实现即时聊天功能,可能会在未来对目前国内的即时聊天巨头腾讯构成挑战。
13.“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7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
14.7日,在广州市城管大会上,市长万庆良要求加快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并首次公开提出要建垃圾循环处理园区的想法,“要建超前规划4个大型生活垃圾综合循环经济园区,至少满足50年可持续发展需求。”
15.上月在广州市人大会议期间掀起“亚运账本”质疑风波的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7日在北京说,在深入了解账目流向后,他承认有关办亚运“负债”2100多亿元的风波是场误会。
16.《环球时报》3月8日发表的社评说,中国社会经受不起开放“街头政治”,因此要对它依法预防,依法控制,称“大家默默期盼政府能制止住各种危险苗头,措施‘坚决些’”。
17.全世界已建成14万公里收费公路,10万公里在我国。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建议全国收费公路彻底整顿,逐步取消普通公路收费,并降低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
18.国民党籍民代邱毅与台北市“议员”钟小平8日下午在“立法院”联手爆料,质疑台北市房价被炒高,与高雄市长陈菊有关。此前,前“副总统”吕秀莲曾自爆,买不起台北市的房子,现住在乡下。“监察院长”王建煊也说买不起台北市有电梯的房子。
19.继北京、昆明传出保障房月租金77元、25元的消息后,近日媒体报道黑龙江保障房房租年租金低达144元,也就是说月租金仅12元。
20.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呼吁对电影内容立法,:电影要立法,规定血到什么程度,炸到什么程度,不能有凶杀,不能有强奸,不能有暴力,不能有变态。不是像有些人说的,电影要分级,而是要立法,立法是大概念。
21.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现在卖地“种”房子不是本事,拆房子“还绿”才是本事;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不是本事,能够还祖宗的账,留子孙的粮,那才是本事。
22.信孚导师张鸣《三公消费与三私贪占》:有令不遵,有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政府,还是一个不受限制的政府。所有的限制,只来自上级,而上级跟下级原本就是一个体系,自己的刀砍不下自己刀柄。没有切实制约的权力,必然是个无限扩权的权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扩权的同时,自然会增加自己的福利,否则扩权干嘛?
23.何清涟:中国确实应该改用另一套指标来衡量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程度,但如果用虚渺且主观性太大的“幸福指数”,恐怕不是一个好的替代方法。与其空泛地用官方调查做出幸福指数,还不如切切实实地解决食品安全、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并降低官方对人民的暴力压迫程度。
24.叶檀《国企民企都对“家长”不满?》: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改革的目标直指“家长”的管理方式,方式不变,所有的企业都是受害者。我们不必同情疲于奔命的“家长”,家长的傲慢与对市场的隔膜,让“家长”的统治范围越来越广,手段越来越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