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意”暖沪港


北京制造的“春意”,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冷空气和沙尘暴。随着中国领导人和高级官员在全国“两会”上继续表决心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上海股票市场和香港的拍卖市场都感受到春风拂面。

 

昨天,中国股市收于近四个月高点。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涨53.90点,至2996.21点,涨幅1.8%,为去年11月15日触及3014.41点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深证综合指数涨17.26点,至1303.48点,涨幅1.3%。上海市场温暖一幕,皆拜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所赐。他此前表示,预计2月份通货膨胀增速有所放缓。这无疑缓解了投资者对紧缩政策的担忧。中国定于本周五公布2月份CPI数据。

 

虽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今年首要任务是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但他同时宣布,2011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在8%左右,高于未来五年7%的平均年增长目标。8%的增速目标意味着北京仍然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企业,至少大型国有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仍将获得充足的信贷和投资支撑。上海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当然乐在其中。

 

不仅如此,由于市场觉得政府在暗示:紧缩政策可能没有想像中严厉,将在香港举办的春拍也平添了信心。初步预计,今年苏富比拍卖行的一周春拍,成交额将会达到惊人的3.06亿美元。苏富比香港春拍将于4月1日至8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拍品总数为3600件。其中仅玫茵堂收藏的大约80件中国瓷器,估价就达1.21亿美元。

 

紧盯人民币的苏富比当然不会把自己的手脚束缚于艺术品。葡萄酒是最近亚洲市场拍卖中的新贵。2010年,波尔多葡萄酒便曾在香港拍卖会上爆出惊天高价。今年也许该轮到勃艮第酒了。在葡萄酒交货前18个月就预先销售的期酒市场,2009年份勃艮第葡萄酒创下历史最好成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Berry Bros.香港公司卖出将近1500箱2009年份勃艮第葡萄酒,是去年销量的三倍。甚至连公司用于未来销售的库存也基本上卖光了。

 

看来,包括拍卖行在内的业内人士认准了,中国人将继波尔多产区之后,进攻勃艮第市场。何况,先涨一步的波尔多酒庄每年平均能生产5000到40000箱酒,而多数勃艮第酒庄每年只能生产500到2000箱酒(罗曼尼康帝每年平均产量只有450箱,李其堡每年产量也只有1000箱)。很多葡萄酒评论文章已经在想象罗曼尼康帝葡萄酒价格将飙升到多高。

 

各种资产市场一跤跌在了温泉里,是中国企业的真实价值突然显观,还是法国红酒的口味终于被中国人接受?还是读一读中国央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周一在中国央行《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吧。杨行长称,中国今年调整过剩流动性的任务依然艰巨。尽管从1月份金融数据来看,新增贷款等指标较上年同期明显回落,但外汇占款倒逼基础货币的货币供应机制没有改变,发达国家既有宽松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国内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扩张规模、增加盈利的模式没有改变。

 

当流动性继续被大量生产,而资源品和食品价格被行政管制,个别资产(如房地产)价格被宏观调控,剩下政府管不了的资产价格焉能不鼓起来?然而,危险的是,如果国际油价保持高位运行,PPI(生产者价格指数)随之上升,北京可能需要推出更多紧缩措施——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