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学》可操不可操


《操学》可操不可操

作者:礼泽洲   来源:礼泽洲文集

 

   乃多音字,名词或动词。可做平声,用在操场这个名词上;也可做四声,用在粗口(《辞海》古代:操=+肉。现代:很黄很暴力)这个动词上。

    有一位陈先生曾在判决书上写了个字,被一衙役告其粗口。陈先生解释道:此,非彼;吾在判决书上写的字乃操练的意思,并非粗口的意思。结果糗得那衙役面红耳赤,该案后来不了了之。一时间在丐帮广为流传,被尊为《操学》。

    效仿人家,学好运用好乃《操学》之福;学不好,胡乱用,乃《操学》之祸,并非陈先生教弟子无方,而是假冒陈先生的弟子太多。比如,据石文考证:赛诸葛(即三个大记者比过一个诸葛亮)看到《行政处罚书》上写到殴打而没有写耳光时,便向众人狂吠道:殴打耳光是绝然不同的两种概念,这可以看出警方在故意夸大其词。众人看罢,交头接耳,心潮涌动,手捧《操学》齐声附和,纷纷谴责官匪勾结。赛诸葛,盘踞山寨,羽扇挥动,鼓噪天下妇孺将其尊为石猴,欲有踏平鄂西,气吞六和,横扫八荒之势。

    殊不知,石文早已被《礼注》批成千疮百孔,这番功底也敢关公面前耍大刀?真不知廉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