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保障房——张开臂膀迎接客人


一、对保障房的忧虑
    始于去年的房地产调控,持续地时间长、政策招数严厉,尽管房价仍然上行,但是,政府确实是下了决心,不惜以搞突击性的方式来建设保障房,以平息民众对房地产市场的不满。
    但是,在保障房机制不健全,采取突击的方式建设保障房,恐怕有一个问题在所难免——怎样有效分配保障房!
    举个例子来说,对于房价最敏感、承受能力最弱的群体,也是对房价反应最激烈的群体,并不是城市的原住民,而是城市的新移民,如果保障房和户口捆绑在一起,那么,这种非常紧张的资源就会没有配置给最需求的人群。
    通过“运动方式”解决经济问题所带来的问题一般具有共性,如2009年突击花钱,就是因为体制上的问题,带来了效率和公平不佳,钱过多地聚集在垄断行业、企业身上,承担经济重任的民营企业没有享受到这场盛宴的一杯羹,而垄断者“恩上加恩”,但愿保障房不要带来类似问题而加重社会矛盾,因为我们过去分配的保障房已经出现出租、很快就想再次出售等现象。
    二、福州的保障房政策应该不同于北京
    房地产市场调控向来有“北京、上海有病全国吃药”的传统,很多政策没有充分照顾到地方特色,而是过分以某一两个城市为参照制定政策,而中国的现实是幅员广阔、发展极其不平衡,经常让政策缺乏操作性。
    尽管以前保障房完成得不够好,但这次的保障房政策具有很强政治性、突击性,相信在强大的舆论压力性,各级政府会克服困难、前后借力,完成今年的保障房“军令状”任务。
    中国没有明朗的保障房总体政策,实际上给地方政策一些积极的操作空间,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不要盲目学北京上海,而是结合地方特色构建一些积极的资源配置模式。
    童大焕先生在他2011218日的博客中写道:“215日北京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会议提出,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利用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措施出台的契机,形成倒逼机制,下决心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推进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现在正在为自己过重的城市承载力发愁,借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机会,通过强调户口制度,达到限制外来人口流入的目的,这是北京的利益所在。
    福州和北京不一样,我们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外来人口进入福州,这是福州的利益所在,我们的保障房政策设计,不要过多和户口链接。
    三、真诚迎接客人
    无论那个城市,都需要新移民带给城市活力,解决各种各样的经济结构问题,我们对城市新移民缺乏相应的关怀和欢迎,例如很多城市开始饱受用工不足的困扰,这与我们缺乏“待客之道”有关。
    福州正处于需要外来人口的历史发展阶段,相对于城市原住民来说,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其他什么群体,都更需要保障房的关怀,尽管他们的人均收入可能高于有家庭的原住民,即使他们有户口也被排斥在一些保障房之外,但他们对房价的承认能力最弱,对房价的反响也最激烈,希望福州以真诚迎接客人的情怀,通过保障房拥抱这些给城市带来活力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