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发展的四种形态说开去


纵观企业发展历程,从初级到高级一般会有四种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业务导向型、管理导向型、运营导向型、经营导向型,每种形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业务导向型:公司处于初创时期,一般员工规模在100人以内。公司缺乏健全的制度,一致的价值观,成熟的企业文化,重业务轻管理。公司成员有着一致的业务发展目标,内耗少,相互了解,凭着朴素的兄弟感情,沟通协调顺畅,工作效率高。公司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走一步说一步,以生存为第一目标;

管理导向型:公司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员工规模一般在100-500人左右。公司业务逐步稳定,生存无虑,发展乏力。开始注重内部管理,组织架构逐步清晰,业务与管理开始分离。以职能为中心,管理者个人性格组织化,管理相对规范,但以牺牲效率和效益为代价。往往有分工无合作,人员急剧膨胀,管理人员容易打着规范的幌子而不作为,借管理相互扯皮,人浮于事,容易产生矛盾,相互抱怨,相互指责,工作效率低下,制度似乎成为公司运转障碍;

运营导向型:公司业务运转及内部管理日益规范,员工规模一般在500-1000人左右。以业务为导向,以管理为基础,公司的竖向指挥和横向联络体系成熟,高层决策高效,一线业务顺畅,后台支撑有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管理规范,运行稳定。但企业缺乏放眼未来的眼界,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核心是解决未来做什么的问题,以保证公司未来长远发展;

经营导向型:公司业务良好,管理扎实,员工规模无限制扩大。企业的人、财、物三方面要素能优化配置,相互促进,整体运营稳定,实现现金流、利润率、发展速度规模三者之间的匹配。管理者目光长远,在做好现有业务的同时,主要精力放在内部要素优势发挥,外部要素引进整合上。强调做未来、做格局、做企业发展要素。在做好产业运营的同时,时刻在资本市场寻找机会,寻机实现实体产业与外部资本的对接,产业与资本双翼齐飞,实现业务经营到资本运营的转变。

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业务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运营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大多数公司做着业务、谈着管理、忽略运营,不涉及经营。同样,人力资源市场上,业务型人才充足,管理型人才不足,运营型人才稀缺,经营型人才门可罗雀。

和昌地产(集团)当前已完整经历了业务导向型发展阶段,稳步完成了管理导向型阶段的各方面积累,全力开始向运营导向阶段迈进,但受公司发展历史及经验积累的局限,公司业务运转还需要进一步梳理,经营能力还有待提高;大多数中高管来自于业务一线,陶醉于业务,疏忽于管理,无措于运营,恐惧于经营。

传承积淀,铭记过往;把握现在,辉煌未来。集团目前已经确立了“第一个五年规划”和“2011年发展纲要”,2011,全体和昌同仁应该在规划和纲要的指导下,力争达到“趾高气扬做业务,潇潇洒洒谈管理,卓有成效搞运营,茅塞顿开悟经营”的结果,实现业务、管理、成长性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