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培训,一般人们会理解为官者行为;而政府“买单”,则必然会想到民生问题。由是,政府花大钱为高管富裕人群买单,便刺痛了舆论大众早已绷紧而又脆弱的神经。因而质疑和批评在所难免,并不奇怪!
然而,政府买单就必须是穷人而不能是富人吗?诚然,为劳苦大众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为企业提供服务就不是政府的职责了吗?况且,跟每年给国家缴纳的税收相比,人均约9000元的培训费并不算多,而对于那些参加培训企业老总们来说,这平均不足1万的培训费也确实不足为道。但政府为何要让这些民企老总们享受“公款培训”的待遇呢?
“作为电缆之乡,无为的电缆行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20多年来一直保持在50%左右,而近年来,随着产能过剩,以家族企业模式运行的无为电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正是无为县掏钱组织企业培训的初衷”。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繁荣不仅会在创造GDP、上交税金、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且还会附带解决一些就业、民生方面的问题。因而,当他们遇到困难或者挑战时,政府掏钱帮助他们搞一些培训以示扶持和奖励,有何不可?
有人说,政府用“小钱”让民企老总培训是对资本的谄媚;也有人说,这是在拿纳税人的钱财“以公充私”,是对民生资金的公开剥夺;还有人说,钱要花在刀刃上,公款培训企业老总是在制造社会的不公平。而笔者则认为,重金培训本县支柱产业的老总们,是想让他们获得新知识,重振雄风,面对挑战,它不仅体现了政府在家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上的焦虑,更体现了政府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高度负责。
笔者坚持认为,理性看待问题远远要比动辄就批评、辱骂重要得多。试想,没有经济的发展,哪里来的民生保障?没有企业的繁荣,哪里来的就业和富裕?——尽管“公费”给养下的短期训练能否提高老总素质、能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仍是一个大大的疑问,但当地政府官员至少没有把这30多万装进自己的腰包,至少在强企富民方面还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这与那些只管自己肚包、不管他人雪霜的官员比较起来,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
但愿老总们的思维方式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而找到一个转型升级的最佳行径,但愿安徽无为县政府花费的这30多万元不会成为一场亏本的“买卖”!
(李吉明2011年3月28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